-
进口煤激增的背后:国内涉煤税费超过100项
2013/7/11 10:15:5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进口煤激增的背后:国内涉煤税费超过100项今年3月份,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撰写的《加快推进我国煤炭税费制度综合改革研究报告(修改稿)》(下称《研究报告》)披露,我国涉煤的税费不少于109项,除21个税种外,还有不少于88项的各种规费。
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及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及采矿权价款、煤炭价格调节基金、铁路建设基金、水利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生态补偿基金、造林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及各种协会会费等。除了税收以外,政府的收费已占到了煤炭企业净利润的43% 。
税费多而且杂加大了煤炭企业的成本,在一部分进口煤面前就缺乏优势,在诸多产业中,煤炭产业的税费负担是最重的。
“我国煤炭行业存在‘九龙治煤’的现象,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穷乡僻壤的地方,有多少行政机制,就有多少部门管理,比如一个坑口在一个村里,这个村子就能干涉它。”
其中,煤炭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政企分开的不彻底,市场化程度低,是煤炭税费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历史原因是煤炭产业管理的弱化。自1998年煤炭部撤消后,煤炭产业管理机构几经变化。之初,设一管理局,由原国家经贸委代管;国家经贸委撤并后,又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里设了一个处。因此,煤炭产业管理弱化问题直至国家能源局成立后才有所改观,但其影响已经产生。
《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全国煤炭开采应缴纳的资源税是资源补偿费的2.68倍,税多于费;2008年,资源税增长了0.93倍,资源补偿费增长了10.36倍,演变成费多于税。在我国现行的煤炭资源税费制度安排上,主要采取资源费的形式,费种达到6种之多,税费比率也是费占大头。
“以贵州为例,一吨粉煤出坑口,国税、地税及各种规费在80~150元/吨之间,块煤的税费就更高了,另外还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如果这些能降下来,国内煤炭价格就不会这么没有竞争力了!”
“目前最好的改革方式就是‘清费正税’。在厘清各种涉煤收费,并加以科学论证后,取消所有不合理收费。在‘清费’的基础上,正本清源,完善税制,彻底解决税费界定不清问题。”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