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葡萄酒8806.7万升
2014/5/26 11:01:2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4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葡萄酒8806.7万升一、今年一季度我国葡萄酒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3月份当月葡萄酒进口量反弹。今年3月份当月,我国进口葡萄酒2727万升,同比减少12.3%,环比增加55.3%;当月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升36.6元,同比下跌4.8%,环比下跌5.6%(下图)。
(二)一般贸易进口占6成以上,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方式进口大幅增加。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口5428.1万升,减少26.4%,占同期我国葡萄酒进口总量(下同)的61.6%。同期,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口葡萄酒2320.7万升,减少20.9%,占26.4%。此外,以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方式进口960.8万升,增加40.9%。
(三)5成以上由民营企业进口,各类型企业进口量均有所减少。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口5061.3万升,减少18.3%,占57.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口2550.9万升,减少24.9%;国有企业进口1177.2万升,减少21.9%。
(四)欧盟为最大进口来源地,自主要进口市场普遍出现下跌。一季度,我国自欧盟进口葡萄酒4933.1万升,减少22.3%,占56%;其中自法国进口3068.2万升,减少29.3%。同期,自智利、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进口2220.8万升、889.6万升和379.1万升,分别减少14.2%、21.1%和20.4%。
(五)小包装鲜酿葡萄酒进口占逾7成,葡萄汽酒进口增加。一季度,我国进口“装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鲜葡萄酿造酒”6239.2万升,减少18.5%,占70.8%。同期,进口“装入2升以上容器的鲜葡萄酿造酒”1849.8万升,减少29.1%;进口“蒸馏葡萄酒制得的烈性酒”475.2万升,减少29.4%;此外,进口葡萄汽酒217万升,增加38.6%。
二、今年一季度我国葡萄酒进口量价齐跌的主要原因
(一)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去库存压力大。受中央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影响,国内高端葡萄酒需求低迷,不少商家面临高库存、资金压力大的困境。相较于此10年间同比高达20%至25%的消费量增幅,2013年我国葡萄酒消费总量下降2.2%。国内进口葡萄酒的一级经销商销售、利润均遭遇下滑。其中长城、张裕下滑30%,其他葡萄酒企利润下滑高达50%以上。同时鉴于前几年国内葡萄酒的非理性投资热,经销商过度进口导致渠道库存压力大,进口积极性明显减少。
(二)“双反”调查等因素使葡萄酒进口量出现下跌。2013年7月1日,我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为此2013年自欧盟进口葡萄酒减少,进口和销售数量短期难以恢复到以前的高水平。与此同时,葡萄酒进口和销售结构也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高端葡萄酒进口和销量减少,中低端成为主流消费。受此影响,葡萄酒整体进口价格出现回落。
(三)电子商务推动葡萄酒消费价格趋于理性和透明。近几年,随着各种酒类电商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较大便利。通过线上查询的方式,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获知葡萄酒的价格并进行理性选择,最终消费性价比相对合适的葡萄酒,无形中给线下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电商主要经营中低端葡萄酒,也加速了低端葡萄酒的消费流通。电子商务引发了葡萄酒市场竞争程度的提升,加速了进口葡萄酒价格趋于理性,价格透明度的提升也倒逼葡萄酒最终消费市场价格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