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台每秒钟运算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
2014/10/14 13:31:0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首台每秒钟运算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毛泽东在会议最后一天讲话,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给予广大科技工作者极大鼓舞。会后,全国迅速掀起向科学进军热潮。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认真钻研科学知识,勇攀科学高峰。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有关方面开始计算机研制工作。经过刻苦攻关,1958年至1959年,相继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计算机和大型电子管计算机。一般称为中国第一代计算机。1965年,中国自行研制成功运算速度为每秒5万次的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一般称为中国第二代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初,在上海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每秒钟运算速度达到11万次,一般称为中国第三代计算机。中国能够制造每秒钟运算速度达到10万次以上的电子计算机,标志着计算机工业的长足发展。1973年,在北京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速度达到100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随后,这台计算机经过3000多小时的试算运转,性能稳定,质量良好,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重大成果,是中国电子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子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机器人&慧博科技战略合作:构建智能清洁领域创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户增长新路径
- “银龄”学员迎来毕业季
- 从洁净工艺到全系统配套,爱瑧IZEN(又名:爱臻)种植体树立种植牙品质新典范
- 第二届“百模论剑”大赛 | 思特奇重塑企业智能观,打造人机协作新范式
- 突破3000万次计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引领实用化量子计算新高度
- 诠释三大“长板” 长城汽车6月销售新车11.07万辆 同比增长12.86%
- 海纳AI面试官正式发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试体验
- 固德威成功举办中日企业家可再生能源论坛,共谋变局下的绿色合作新篇
- 2025年一对一辅导平台权威推荐榜单:严选优质平台,护航学习之路
- 各地文旅场景“上新”活跃“夏日经济” 新供给激发暑期消费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