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历程回顾
2015/3/26 8:34:5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3月24日海通证券发布报告《医疗互联网化系列研究之二——新型远程医疗元年》,报告对我国目前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做了详细分析。对比中外远程医疗发展的不同阶段,在“
3月24日海通证券发布报告《医疗互联网化系列研究之二——新型远程医疗元年》,报告对我国目前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做了详细分析。对比中外远程医疗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互联网+”环境下,我国互联网医疗该如何顺利度过跨界融合时期?互联网医疗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以下是详细分析:
1、在“互联网+”冲击下,远程医疗逐渐兴起
“互联网+”浪潮席卷,重塑传统医疗格局。在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浪潮席卷整个医药行业,门口的野蛮人、医药商业公司、医院、制药企业、医疗信息公司参与投入其中,远程医疗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兴起。传统格局将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未来几年注定是国内医药产业的变革时期。
2014年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首次以发文形式明确要“积极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发展”,对远程医疗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具有深远影响。
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后,多家医院纷纷设立网络医院,进军远程医疗蓝海。14-15年相继有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康美医院设立网络医院,尚有多家公司的网络医院正在筹备中。当前远程医疗领域竞争程度小,处于发展初期的跑马圈地阶段,远程医疗将迎来高速增长。
2.美国:平衡预算法案将远程医疗纳入医保是转折点
美国远程医疗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起步阶段(1968-1998):1968年,麻省总医院和麻省洛根国际机场医疗救护站通过双向视听系统,建立了首个远程医疗系统。此后,麻省总医院的远程医疗系统不断扩大,先后延伸到退伍军人、监狱、法庭和学校。但受限于政府支持力度小、技术条件落后,这个时期的远程医疗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发展阶段(1999-至今):为了控制日益增长的医疗支出,1997年的美国平衡预算法案决定对远程医疗进行支持,规定从1999年1月起Medicare开始对远程医疗进行报销。这个法案成为了美国远程医疗发展的转折点。此后Medicare对远程医疗的覆盖面积逐步扩大,对远程医疗的模式也逐渐放松。这期间各类远程医疗公司纷纷成立,远程医疗的门诊量也不断扩大。根据德勤预测,2014北美全年使用远程医疗的人次达7500万,约占全部门诊量的25%。目前,远程医疗已经成为美国人就医的重要方式。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