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莫高窟上百个重要洞窟完成保护修复 258个洞窟实现数字化
2022/5/14 8:49: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6日透露,该院已完成莫高窟上百个重要洞窟的保护修复,建立石窟预防性保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所有参观开放洞窟的环境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该院研发出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6日透露,该院已完成莫高窟上百个重要洞窟的保护修复,建立石窟预防性保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所有参观开放洞窟的环境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该院研发出壁画数字化采集、数据处理和展示的系列技术,目前已完成258个洞窟的数字化工作。
当日,敦煌研究院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举办线上交流活动。苏伯民说,敦煌研究院自1944年成立以来,持续开展石窟保护、敦煌学研究和旅游参观接待工作。采用敦煌壁画彩塑临摹品、部分可移动文物和壁画数字化展品,先后在美、日、英、法等18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0个省市举办了百余场敦煌艺术展览。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距今1650多年历史的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兴建,现有洞窟735个,其中保存完好、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
1979年,莫高窟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20年,已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2000多万人次;2015年,新建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对游客开放,建立了“游客总量控制、网络预约、数字展示、实体洞窟参观”的旅游新模式,缓解了旅游开放和洞窟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介绍说,自20世纪40年代起,经过几代人70余年对壁画的临摹实践和理论梳理,现已完成壁画临本2200余幅;整理白描稿1800幅;彩塑50余身;复制原大洞窟15个;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同时应邀承担了多个文物单位的文物临摹、复制工作,取得了针对敦煌壁画造型体系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档案,保护好洞窟文物的基础上,为了让敦煌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敦煌研究院加快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步伐,让数字资源和敦煌学研究不断接轨最新科技,通过“云游敦煌”小程序等一系列创新手段弘扬敦煌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自信。
转自:中国新闻网
- 上一篇:5G用户超6亿户 运营商如何掘金5G红利?
- 下一篇:石化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完成编制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京东净饮水行业峰会在京举行 多方共话高质量发展
- 【低空启航·智汇龙华】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龙华分会场圆满落幕!携手共绘低空经济新蓝图!
- 第三届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在杭师大举办
- 爱佳空气能分体机引领行业革新,用户好评如潮
- 时间的答案:25年“好邻・如故”里的时代与个体
- “风浪越大鱼越贵”|2025星程杭州工厂展开启商贸新机遇!
- 东方高技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中鸿·通程未来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即将落地!
- 中国充换电行业格力上榜Top100,背后的成功密码
- Alleima合瑞迈面向全球市场重磅发布高温合金Alleima® TD,赋能航空航天与汽车工业严苛环境应用
- 供销优选西南战略落地!品慈商业运营平台启动千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