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各地湿地公园达1600余处
2022/11/12 10:49:46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记者从国家林草局10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30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记者从国家林草局10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30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中国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和夯实基础(1992—2003)、抢救性保护(2004—2015)、全面保护(2016—2021)三个阶段,随着湿地保护法出台,湿地保护将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备。2021年底出台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先后出台了湿地保护法规。湿地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中国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和为数众多的湿地保护小区,湿地保护率达52.65%。工程规划体系日益完善。2003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陆续实施了三个五年期实施规划,中央政府累计投入198亿元,实施了4100多个工程项目,带动地方共同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调查监测体系初步形成。中国是全球首个完成三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国家,国土三调正式将湿地列为一级地类。对外履约不断深化。中国作为《湿地公约》常委会成员和科技委员会主席,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05年,我国启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经过16年的发展,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试点制”“晋升制”等设立方式,总数已达899处。国家湿地公园属于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自然公园范畴,有效保护了240万公顷湿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500多亿元,约90%的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记者 李晓晴)
转自:人民日报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