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连险失宠 收益普涨却仍未复苏
2009/11/28 14:48:0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投连险失宠 收益普涨却仍未复苏今年上半年,虽然超过70%的股指涨幅使“冷清”的投连险账户略显暖意,可似乎“退保潮”的阴影犹在,投连险并未从这场资本盛宴中分得更多利益。
收益普涨却仍未复苏
日前,各研究机构陆续发布的上半年投连险收益研究报告均显示,投连险账户收益出现普涨格局,但整体表现仍落后于大盘。
记者综合各机构投连险分析报告发现,受益于A股市场一路红火的带动,偏股型账户收益回升最为明显,不过由于近半年资本市场的特点是结构性上涨伴随板块快速轮动,导致了同类账户之间的收益差距扩大,但偏股型账户平均收益仍然落后于大盘30多个百分点。
同时,受累于债市的疲软,30%左右的偏债型账户累计出现负收益,而权益类资产配置空间较大的混合偏债型账户受影响相对较小,多数混合偏债型账户收益在10%—30%之间。来自于世德贝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研究部投连分析组的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偏股型账户、混合偏股型账户、混合偏债型账户和偏债型账户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0.94%、29.80%、17.06%、0.92%。
虽然投连险上半年收益普涨,但各地区近日发布的上半年保费收入数据显示,投连险保费收入仍在继续大幅下滑,投连险销售并未真正回暖。其中,北京市投连险保费收入下滑最为严重,同比跌幅达到77.79%;深圳市投连险增速同比下滑46.86%,而保障性较强的分红险产品则出现了72.60%的强劲增长。
面对在火爆股市中表现差强人意的投连险,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阎建军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保险业的结构调整是投连险保费收入大幅下滑的最主要原因。另外,消费者变得理性也是其销售遇冷的原因之一。
结构调整“冷落”投连险
保险业强调回归保障主业的结构调整自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监管层和各大保险公司为此采取的收缩银保业务、限制销售渠道等动作,使投连险在上半年的A股狂欢中担当了旁观者。
记者日前走访了北京天通苑周边的几家银行,发现理财专柜唱主角的银保产品均是表现更为沉稳的分红险。而各保险公司似乎也无意在投连险上多做流连。今年上半年,除结构调整压力较小的中国平安和具有投连险丰富经验的泰康人寿在投连险上的收益仍然可观外,其他保险公司的投连险账户并无可圈点之处。特别是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的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在金融危机面前顶住了保费收入的压力,全面收缩了银保业务。
今年初,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指导意见》,除鼓励各保险公司加大力度发展风险保障型人身保险产品、强化长期储蓄型人身保险产品的长期储蓄功能外,也督促保险公司缴费方式向期缴转型,以提高业务的内涵价值。
这让投连险面临了一场缴费方式的大变革,目前市场在售的投连险多为趸缴产品,而投连险目前只能通过银代渠道销售,趸缴改为期缴带来的短期账面收益下滑和银代渠道业务分红率的降低,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投连险的积极性。
保险业结构调整的主旋律让投连险风光难续。但阎建军表示,保险公司不应对此关注过多,投连险是一种顺周期的产品,与传统的逆周期产品不同,它完全随经济周期而波动,资本市场的起伏决定了收益的涨落。资本市场有机会了,保险公司就可以去做,这完全要看公司的投资能力,即使在牛市,投连险收益也很难超出同期股票型基金的收益。
投连险新账户面临难产
7月初,就在上证综指站上3000点之际,保监会集中批复了长城人寿、中国人寿、信诚人寿、太平洋安泰4家保险公司共计8个投连险新账户。时隔一月有余,投连险新产品还未来得及面市,大盘又失守3000点,本来想跃跃欲试的投连险新产品是否面临“难产”?
据了解,保险公司在投连险上柜销售之前需要经过两个步骤,一是投资账户报批保监会备案,二是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报批保监会备案。记者日前致电长城人寿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投连险新产品设计方案尚未上报保监会,至于何时上柜销售要视市场情况而定,目前还没有推出的时间表。
不过,此次新批投连险账户与股市挂钩并不紧密,除了信诚人寿获批的保险行业首只专打新股投资账户外,其余账户均以货币型、稳健型为主,各保险公司不约而同地回避了风险较大的进取型账户。
决定投连险上柜销售的市场情况无非是根据资本市场和投连险销售的市场情况来判断。当下来看,这两个市场情况均不容乐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沪上首现投保人“自定义”保单
- 下一篇:保监会要求严格执行交强险费率优惠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