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药企缺乏国际竞争力 应先从仿制药起步
2014/3/18 17:53:1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中国药企缺乏国际竞争力 应先从仿制药起步对于小分子仿制药,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和临床一致性评价,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是《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也是持续提高药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提升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药企是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到,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对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促进医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增强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由于我国新药研发和创能力是整个行业的短板,中国制药行业一直保持着“仿制药大国”的现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实际上是要求企业重新审定产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国家在评价、定价、招标、医保等方面如能充分体现仿制药在保证医疗需求方面的价值,建立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逐步完善仿制药质量评价体系,淘汰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达不到要求的品种,无疑将促进我国仿制药整体水平提升,从而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药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应先从仿制药起步。跨国药企在中国的专利药目前只占市场流通药品的30%。摆在药企面前一条较为现实的道路是,先从仿制国际药品、提高仿制水平开始。这方面以色列及印度的药企做得都比较好,质量也较高,有的还可以通过美国FDA认证,在国际上通行。
以色列、印度等药企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会在专利到期前两三年提前在科研上准备,一旦专利失效马上推出新药。中国药企只有通过仿制进行利润积累,拥有一定的实力后,才有可能慢慢开展真正的原创药,并谋求更高利润。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中国药企还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首先是认定大品种,跟踪与分析已过期或即将过期产品的信息,充分利用专利技术、专
利失效与权利要求点,同时,也要重视国际知识产权游戏规则研究,注重知识产权法与仿制药可及性的冲突研究,在知识产权上利用相关国际法规以及双边法律所存在的问题。
其次是注意发展战略,应组织医学、药学、经济学、知识产权等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这对复杂的生物相似药开发尤其重要。
第三是提升综合开发能力,利用国内较低的人力资本及生产成本,联合国外企业研发,迅速积累经验,提升开发生产能力。
第四是出台生物相似药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以利于科学研发基础提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五是培养医生、药师、患者使用生物仿制药的用药习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使用仿制药替代原创药,降低医药费用支持。
最后是重视国际生产认证,积极利用风险投资等多渠道融资模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兼并重组形成国际型企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