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分离”改革红利为连锁药房未来市场带来1.5万亿的空间
2015/3/10 8:33:4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在“以药养医”这个不争的事实面前,“医药分离”的改革红利为连锁药房未来市场空间快速扩张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毕竟以中国1.5万亿的医药零售市场规模,提升5%就在“以药养医”这个不争的事实面前,“医药分离”的改革红利为连锁药房未来市场空间快速扩张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毕竟以中国1.5万亿的医药零售市场规模,提升5%就有750亿的市场被释放出来,更别说我们药房渠道20%的占比与欧美80%-90%之间的巨大差距了。
2014年以来,连锁药店企业的上市进程出现提速趋势。继一心堂之后,近期益丰药房也已完成上市,哈药集团医药公司的医药零售业务通过重组注入三精制药、老百姓大药房的IPO已获准……
相信任何熟悉彼得-林奇“逛大街选股法”的股民,都会在深更半夜头热肚痛之时,下楼直奔小区附近药房之后,想起来药店门头上那个“全国连锁”的标识,然后又恍惚忆起仿佛见过不少同一家的字号,于是打开炒股软件,就想买点自己光顾药店的股票了—只可惜,往往败兴而归,因为人家都还没上市呢,交易机会都是留给那些PE基金大鳄的。
但近年来这一情形得到了极大改善。从2013年12月金天医药登陆港交所以来,2014年6月一心堂登陆中小板、2015年2月益丰药房登陆上交所主板,加上从美国私有化回来的同济堂准备借壳啤酒花。一时间,全国前几大连锁药店接连亮相资本市场,以前干瞪眼买不着的,现在能买到了,给股民着实提供了不少以往稀缺的投资标的。
纵观目前连锁药店业态,其主要发展机会有两个,一个是政策利好,即中国“医药分离”的医疗制度改革;一个是市场利好,即低行业集中度和低连锁化率,以及目前明显区域特征所带来的广阔市场。
与国外市场不同,中国药房连锁率要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数据显示,欧洲有90%的药品是通过药房渠道销售的,在美国这个数据也高达80%;而在中国,目前仅为20%。
其实,零售药房在中国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特别是与欧美国家一对比的话,其市场地位可谓天差地别。我们的商业模式,还基本停留在单一的赚取OTC药品进销差价上,而欧美领先的医药零售企业,不但已经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上建立了非常成熟的分配体系,而且创建并运营着自己的自有品牌药品,并且已扩展到了非药品的相关领域,如个人护理、母婴用品、有机食品等。
所以,在“以药养医”这个不争的事实面前,“医药分离”的改革红利为连锁药房未来市场空间快速扩张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毕竟以中国1.5万亿的医药零售市场规模,提升5%就有750亿的市场被释放出来,更别说我们药房渠道20%的占比与欧美80%-90%之间的巨大差距了。
此外,目前我国零售药店的连锁化率仅为36.6%,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74.2%;我国拥有1000家以上连锁门店的药店品牌寥寥无几,可美国前三大零售药店拥有的门店数量均在4000家以上;另外,虽说号称全国连锁,可现在的连锁药店基本呈现出的还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态势,如一心堂盘踞西南,益丰药房布局两湖华中,金天医药则是占据东北—谁能真正地走出地域性、雄霸全国,谁便将是资本市场最大的宠儿。
在目前的证券市场中,主要提供两大类型的交易机会,一是投资标的的交易机会,即投资者能够在股市上买到心仪公司的股票;二是投资价格的交易机会,即通过市场非理性波动,股民能够以心仪的价格买到股票。上述所说的是第一型交易机会,即投资标的的交易机会。至于第二型投资价格的交易机会—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以心仪的价格买到股票呢?就需要大家去自行比较不同市场对连锁药店的估值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