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2015年中国汽车召回热点回顾
2016/1/9 8:49:5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通告显示,2015年共有76家企业开展了226次汽车召回活动,涉及缺陷汽车554.85万辆,召回次数同期增长29%,数量同期增长17%,创历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通告显示,2015年共有76家企业开展了226次汽车召回活动,涉及缺陷汽车554.85万辆,召回次数同期增长29%,数量同期增长17%,创历史新高。
根据车质网的统计,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150余起召回公告(不少企业因为同样原因召回,公告合并在一起),涉及车辆总数520余万辆。其中,深受气囊缺陷影响的日系品牌占总数近半。此外,2015年召回中也不乏法拉利、玛莎拉蒂、宾利、捷豹路虎等豪华品牌的身影,而自主品牌也加大了召回力度,不下8家自主品牌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备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汽车产品实施召回。以下是车质网对2015年国内召回的热点分析:
1、《实施办法》提前热身零部件召回势在必行
作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细化规章,2016年开始执行的《实施办法》将汽车零部件生产者纳入到“责任人”范畴。其一,零部件生产者应向质检总局报告获知的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相关信息,并通报生产者;其二,在缺陷调查过程中,零部件生产者应当配合缺陷调查,提供所需的有关资料。而从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布的公告来看,这一举措势在必行。以家喻户晓的高田气囊事件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因气囊问题而发起的召回共有27起,涉及缺陷汽车近240万辆,不仅占据召回数量排行榜榜首,且前十位中就有6起召回与此有关。据悉,高田气囊事件自曝光以来,除日产、本田、丰田三大日系品牌仍在扩大召回范围外,三菱、宝马、马自达、克莱斯勒及雷克萨斯等品牌也被卷入其中。如果零部件生产者能够向质检总局报告可能存在缺陷汽车产品,将大大提高召回效率,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安全风险。而在2015年的召回中,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UAES)生产的燃油泵,则成为《实施办法》的试金石。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东风柳州和广汽长丰四家汽车生产者,于2015年7月共同对527122辆缺陷产品发起召回。而UAES生产的燃油泵批次性缺陷一经公布,引起采购同批次零部件车企的连锁反应,2015年已有7起召回与燃油泵相关问题有关。
2、勿以善小而不为平行进口等经营者同样有责
在《管理办法》中,销售者、租赁者、修理者等相关经营者,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向质检部门报告可能存在缺陷的相关信息,并协助生产者实施召回。平行进口车销售企业同样在此范围内,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在公布的召回中,就不乏“良知”企业的身影。福特野马作为一款极具个性的小众车型,在国内美式跑车发烧友中“声名显赫”,因此它也备受平行进口车销售企业的青睐。就在2015年6月,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部分2015年款进口福特玛斯丹(Mustang)2.3L汽车,生产日期为2014年2月14日至2015年2月10日。召回原因为当车辆燃油箱和/或燃油蒸汽管长期暴露在车辆底部高温下时,会引起相关部件老化,可能导致燃油渗漏。此外,也可能引起驻车制动拉索密封圈的老化,影响驻车制动功能,存在安全风险。而在此后的半年中,陆续有8家平行进口车销售企业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虽然召回缺陷汽车产品总数仅200余辆,但却成为国内汽车召回历史的里程碑。不过,由于其中涉及平行进口车及以改装车身份进口到国内进行销售的车辆,在发布公告时产品名称应尽可能统一,避免如马斯丹、野玛、Mustang等一车多名的情况出现,以便消费者进行查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