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电设备国产率达86.42% 一带一路助力核电走更远
2016/1/14 8:49:19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2015年12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已列入国家相关规划、具备建设条件的广西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工程“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等项目予以核准。2015年12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已列入国家相关规划、具备建设条件的广西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工程“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等项目予以核准。
自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首堆在福建福清开工建设至今,“华龙一号”代表中国核电技术已落地海外,先后被英国和阿根廷市场接受。核电技术由此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名片,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而享誉全球。
作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中国核电技术先进性体现在哪?核电安全性究竟进展怎样?核能利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如何开展?“一带一路”战略如何助力核电企业走出去?2015年12月,记者跟随“中央外宣媒体走进中国核电企业”采访团走进北京、福建福清、上海、广西防城港等地核电企业,近距离寻找答案。
核电设备国产率达86.42%
“你看,现在内筒体已经上升到15米的高度,预计2017年7月8日整个内筒体封顶。”2015年12月9日,在中核福清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副经理陈国才指着远处被脚手架紧密包裹的巨型圆柱体向记者介绍。
陈国才所介绍的那个直径约50米的巨大圆柱体,正是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5号机组。“5号机组由内外两层构成,内筒体高69米、外筒体高73米,目前进展顺利。2015年12月22日,‘华龙一号’第二台机组——福清核电6号机组核岛底板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机组正式开工建设。”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利根说。
中国核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桦介绍,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已批建的核电机组有6座,其中,1至4号机组采用二代改进型成熟技术,5至6号机组被列为“华龙一号”技术示范工程。预计1至4号机组将于2017年完成建设,5号机组力争2020年实现投产。“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总量将超过500亿千瓦时,年产值200多亿元人民币。”
尤为自豪的是,福清核电5号、6号机组设备供应采取自主设计、按部件采购的方式进行。目前,“华龙一号”国产化率已达86.42%,设计技术、软件实现自主化,大大改变了中国核电过去被进口“卡脖子”的状况。“‘华龙一号’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共获得743件专利和104项软件著作权。”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华龙一号’研发涉及70多个专业,有上千名各地设计人员同步参与,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协同开展设计,利用互联网和图像数据同步重建技术,搭建起了三维综合设计平台。”
在北京“华龙一号”设计验证中心现场,记者看到主屏上不断有写满代码的对话框弹出。“这是我们设计人员在同步参数,每一次参数的修改和同步,都会引起核电机组的连锁反应,包括组件的更换、组件接口的改变、安全系统的配合等,负责不同设计环节的人员,会通过监控电子屏,在同一个模型平台上实时作出配合修正。”邢继说,过去核电建设期需要处理上万起因各专业设计配合不当而发生的碰撞问题,因此可能会造成返工和工期延误。“华龙一号”在采用三维综合设计平台后,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