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解析:滴滴和优步实力谁更强
2016/1/23 9:02:2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去年在中国待了75天的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上周再度来华,出席了包括央视《对话》栏目在内的一系列公开和非公开活动。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此行向去年在中国待了75天的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上周再度来华,出席了包括央视《对话》栏目在内的一系列公开和非公开活动。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此行向外界透露的重要信息,是Uber已获得中国投资者累计近2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部分资金定向投给了中国优步。
中国优步成功完成B轮融资,打消了之前市场上声称其融资不顺的传言,也让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有了跟竞争对手滴滴公开叫板的底气。他称,优步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有30%,他还帮滴滴算了一账,说滴滴每周烧掉7000-8000万美元的话,一年就要烧掉近40亿美元。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的这番言论引起了滴滴的反驳。滴滴资深副总裁陶然声称,滴滴专车的订单量至少是中国优步的7倍,他还表示,优步要比滴滴更烧钱,去年中国优步亏损1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被用于市场补贴。
尽管滴滴和优步对彼此在中国市场的地位的认识存在分歧,但毫无疑问的是——专车市场的格局远未确定,滴滴和优步,都不得不严密提防对方的进攻。
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市场上,从产品、运营、资本、团队等维度看,滴滴和优步哪家的实力更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软肋又在哪里?这是本文希望回答的问题。
在行文之前,记者采访了滴滴专车运营负责人孙枢、优步北区西区总经理张严琪、某汽车租赁公司董事长马强。此外,本文也综合了记者此前对滴滴CEO程维、总裁柳青的采访,以及对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中国优步战略负责人柳甄的采访。
产品:优步技高一筹,滴滴创新力强
2010年,Uber在美国硅谷成立,目前已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40个城市开展业务。2014年,Uber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经覆盖国内21个城市。Uber由专车业务起家,其在2014年8月推出的低价专车“人民优步”成为了攻取中国市场的战略业务。
滴滴出行则由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2015年情人节合并而来,从打车起步,目前已经发展成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等七条产品线,覆盖全国超过400个城市。
作为移动出行行业的开创者,Uber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拥有优势,比如其倡导的实时派单、不接受预约、动态调价、鼓励拼车等理念,已经成为目前行业普遍推崇的做法。
与Uber相比,滴滴更加本地化。滴滴从打出租车业务起家,最初只能作为出租车司机的辅助工具存在,所以采用了抢单机制、鼓励预约、手动加价等做法,但这些理念并不适用于专车产品。所以我们看到,为了追求效率,滴滴逐渐改革了自己的产品,向Uber的做法靠拢。
专车软件的逻辑看似简单,但在背后支撑其运行的一整套算法却很复杂,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人士认为,在这一方面,Uber显然比滴滴更有优势。
当然,滴滴在产品方面的优点也不少。比如,界面和交互更符合中国用户的操作习惯,支付方式更多样,业务线多、能够满足用户各类需求等等。滴滴专车运营负责人孙枢还向记者表示,滴滴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十分巨大,大约有60%的滴滴员工都在从事产品和技术工作。
总体而言,在产品这一维度,优步略胜滴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名厨助阵、品质赋能,中粮餐饮供应链视角引领川菜新发展
- 紫气东来·黔茶入沪 ——八步紫茶文化论坛点亮乡村振兴新未来
- 杭州德川、大龙补、华中国际北京农食亮相2025EBC轻食大会
- 《从贵州到全国31省:京东立体助农体系激活670县经济》
- “怀品进京,湘链全球”盛会:沛霖龙脑受政企领导高度认可,新晃龙脑商机无限
- 金仓数据库:深耕民生领域 赋能数字化转型新征程
- 湖南环生瑞家全屋整装实力产品,构筑品质空间新高度
- 睡眠博士首家睡眠集合店杭州盛大开业,开启一站式睡眠治愈新体验
- 宇视科技2025合作伙伴大会丨业内首次提出“AIoT智能体”新理念
- 青云租:青青时代正式成为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循环租赁赋能可持续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