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征信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6/5/22 10:44:0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征信是指按一定规则合法采集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业、个人的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有偿提供给经济活动中的贷款方、赊销方、招标方、出租方、保险方等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为其了解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提供便利。征信产业链由上游的数据生产征信是指按一定规则合法采集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业、个人的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有偿提供给经济活动中的贷款方、赊销方、招标方、出租方、保险方等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为其了解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提供便利。征信产业链由上游的数据生产者、中游的征信机 构及下游的征信信息 使用者 三者构成,其中中游的征信机构主要负责 数据 收集、 数据加工处理及销售产品, 其核心竞争力则在于数据源完整度,数据覆盖人群完整性以及数据的分析画像能力。
征信行业产业链
征信业务收入由基础征信服务收入和信用衍生服务收入构成 。1 ) 基础征信服务收入:征信机构出售信用报告、提供信用评分取得的收入(美国三大信用局的征信报告一份是30 美元左右,国内央行征信中心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收费为第 3 次及以上每次收取 25 元服务费),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2)信用衍生服务收入:征信机构在信用评估的基础上,对外提供的决策分析服务、精准营销服务和消费者客户服务等取得的收入。美国的 Experian 收入结构中,基础征信服务收入占比 48%,信用衍生服务收入占比 52%。
美国三大征信局概况
美国三大征信局净利率水平
我国的征信行业起步较晚,经过 20 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主导,民。 营征信机构为补充的混合经营格局。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公共征信网络,民营征信机构业务逐步向市场化迈进,整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征信行业发展可分为初步探索、区域 性平台搭建、央行集中统一平台主导、市场化改革。
中国征信行业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小微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稳步增加,在需求端为未来个人征信业务发展打下良好基础。1)消费贷款:最近五年消费贷款复合增速高达 34%,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对刺激消费的迫切需求,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贷款未来将是一片蓝海;2)小微贷款:虽然过去两年受经济下行拖累,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小微贷款总量增长放缓,但利率市场化后小微贷款仍是银行业的主要发力方向; 3) 伴随政府鼓励房地产去库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未来也会保持平稳增长。
商业银行消费、小微、按揭贷款增速
商业银行消费、小微、按揭贷款增速
自 2007 年以来,P2P 网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虚拟信用卡、网络银行、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相继出现并成熟,尽管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和民间机构有强烈的征信数据需求,但并不在央行征信系统服务对象之列。以 P2P网贷平台为例,按照规定,目前既不能直接接入央行征信中心查询客户信用信息,也不能征信中心报送借款人的相关信贷信息,大大增加了平台运营风险,较容易出现在不同平台间重复借贷、只贷不还仍能贷款的问题。另外,众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产生了大量身份识别、反欺诈、信用评估等多方面征信需求。
P2P 平台贷款余额和季环比增速
P2P问题平台数量
我国目前的个人征信体系格局主要分为公共征信和民营征信 。1)公共征信机构在中央层面是央行征信中心,地方层面上是上海资信中心;2)民营征信机构主要是央行批准行征信准备工作的 8 家公司,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北京华道征信。
中国征信体系格局
央行征信中心有效覆盖了 8.6 亿人信息,但仅有 3.5亿人拥有信贷记录,而另外 5 亿人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则只有基本信息,尚属征信的空白市场。对比美国 92%的个人征信渗透率,我国个人征信记录覆盖率只有 35%,即便考虑到中国 55%的城镇化率,城镇人口个人征信覆盖率也仅为 61%,这反映了我国的征信系统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央行征信系统自然人信息用档案数和贷款记录人数
中国和美国主要个人征信系统覆盖率对比
由于近些年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和潜在个人信用风险的加剧, 2015 年 1 月, 央行公布了首批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 8 家机构,央行要求这 8 家机构在 2015 年下半年,经审批产品和服务后,陆续向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这意味着中国的个人征信市场将从“央行征信”过渡到“民营征信”的多元格局,个人征信数据维度也将全面扩充,充分整合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信息,丰富个人信用评分的算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