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限制和束缚 我国民营医院的发展多而不强
2016/6/5 10:48:0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国内民营医院数量从 2011 年的 8437 家发展到 2014 年的 12546 家,增长 48.7%;民营医院床位数从 2011 年的46.13 万张发展到 2014 年的 83.54 万张,增长 81.1%;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国内民营医院数量从 2011 年的 8437 家发展到 2014 年的 12546 家,增长 48.7%;民营医院床位数从 2011 年的46.13 万张发展到 2014 年的 83.54 万张,增长 81.1%;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从 2011 年的 41.9 万人发展到 2014 年的 66.1 万人,增长57.76%;民营医院的门诊人次从 2011 年的 2.1 亿人次发展到 2014 年的 3.3 亿人次,增长 57.14%;民营医院的入院人次从 2011 年的 1047万人次发展到 2014 年的 1960 万人次,增长 87.2%;数据表明民营医院在各个发展维度上都实现了绝对值的快速增长。
2011-2014 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数量和床位数变化
资料来源:卫生统计年鉴
2014 年民营医院数量占比已接近一半,但其诊疗人次数和入院人次数仅为全国服务量的 11.11%和 12.75%,距离国务院 “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的在 2015 年达到服务总量 20%的目标还相距较远,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多而不强。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的早
期阶段,监管部门对于民营医院发展有诸多限制和障碍,例如:1、民营医院难以获得医保资格,限制了收入来源。2、医生不能合法的多点执业,限制了后发的民营医院人才的引进。这些政策束缚使得民营医院的做大做强有很多的障碍,使得立足长期发展的资金望而却步。而以莆田系为代表的一些立足于“赚快钱”的民营医院,依托大量的营销费用进行夸大宣传招揽患者,然后利用营利性医院自主定价的规则,巧立名目,形成了一套畸形的生存模式,逐渐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医疗服务行业在政策约束下的特殊发展状态,是不可持续的。2011-2014 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门诊人次数(亿人次)
资料来源:卫生统计年鉴
2011-2014 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入院人次数(万人)
资料来源:卫生统计年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