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功能性塑料行业市场概况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2016/7/20 10:39:5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功能性塑料简介①塑料材料简介塑料材料是以单体材料为原料聚合而成的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易于塑形等优点,在现代国民经济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高分子新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可以满足各行业需一、功能性塑料简介
①塑料材料简介
塑料材料是以单体材料为原料聚合而成的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易于塑形等优点,在现代国民经济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高分子新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可以满足各行业需求的塑料产品也不断研发问世,使得塑料制品的应用不断拓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高分子材料已经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一起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材料,是现代工业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重要基础。高分子材料所能实现的各种难以替代的特殊性能,直接决定了工业体系所能实现的技术复杂度和最终工业产品的质量性能。因此,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受到国家政策扶持。
②功能性塑料简介
功能性塑料是通过对塑料材料的原料配比、加工工艺的研发所开发出的针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特定需求的塑料材料。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塑料制品应用的深入,以及各生产消费领域对产品性能需求的提高,普通塑料材料难以满足各行业对基础材料性能日益提高的需求,而塑料作为高分子材料易于加工的特性使得各类功能性塑料产品不断涌现,满足各行业的精细化应用需求。
③功能性塑料在智能卡行业的应用
智能卡是内部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因其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存储容量大、用途广泛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应用范围从早期的通信领域,快速拓展至身份证件、金融、社会保障、交通、医疗卫生、政府行政、学校管理、办公、居民消费等领域。塑料材料因其轻便、耐用、耐腐蚀、易于加工的特点成为智能卡基材的主要材料。而随着智能卡应用领域和需求规模的不断拓展,以及对智能卡产品个性化需求的提升,对智能卡基材性能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如证件类智能卡需要表面耐磨损、易于进行高清度印刷等特殊需求,需要针对性的开发功能性塑料材料满足应用需求。随着智能卡领域的迅速发展,其已经成为功能性塑料应用的重要领域。
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可应用于电子、电器、电气绝缘、标牌/铭牌、线路板、仪器仪表、医药、汽车、印刷、包装、建筑建材、新能源等各行业。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主要分类和应用情况如下:
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是发展我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对我国基础工业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直接关系到我国资源、环境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加工技术、设备、配方等的不断改进,未来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将向轻量化、功能化、环保化三个方向发展。
(1)轻量化
轻量化是指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原材料使用量, 如薄膜减薄、容器壁厚减薄等。未来产品将向轻、薄、细、短、小、微等方向发展。轻量化直接关系到制品的成本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2)功能化
功能化是功能材料普遍追求的目标主要体现在赋予膜片材料一定的功能,如电、热、光、磁、阻隔、阻燃、降解等。这些功能将扩大塑料制品的应用领域。
未来产品将趋向于结构功能化方向发展,在保留原先特定机械性能的前提下附加一定的功能化。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则趋向于功能多样化,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其中复合化是提高产品性能,赋予产品多种功能的重要途径。复合化可在产品配方中添加一种以上的功能体,使得多元功能体的复合材料具有多种功能;也可采用多层复合结构使不同层材料各尽其能,最终使产品多功能化。如五层复合包装膜, 最外层具有良好的印刷性,中间层提供足够的强度,内部阻隔层,热封用涂敷层提供热封性,再加入一层废旧塑料降低成本。
(3)环保化
随着国民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程度明显加剧,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因此生态环境材料引起密切关注。目前行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一是直接面临的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材料技术,包括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CO2 固化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塑料降解与再生循环技术等;二是开发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协调性材料,如仿生材料、环境保护材料、环境净化与治理材料、可循环使用材料等。
2、塑料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①塑料加工行业近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塑料是由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树脂)为原料,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注塑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制成的塑性材料和少量固性材料。从人类第一个塑料制品发布问世至今,全球的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随着世界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制品已成为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能、新装备为一体的新式制造业。
塑料作为高分子材料自问世起即以重量轻、可塑性强、制造成本低、功能广泛等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进步和制造工艺的进步,以及对于塑料这一具备巨大潜力的新材料的不断研发,各种具有实用性、功能性的新材料不断涌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能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包装印刷、日常消费品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并且不断拓展。目前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与合成纤维三大类高分子材料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新型材料,已与钢铁、木材和水泥一起构成现代社会中的四大基础材料,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并因其功能性特点已经呈现出替代其他基础材料的趋势。
塑料加工行业是以塑料加工为核心的合成树脂、助剂及添加剂和塑料加工机械与模具为一整体的“朝阳工业”,近年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逐年增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大幅提升,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来,我国塑料加工行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近十年我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由2005 年2,308.86 万吨增长至2014 年的7,088.84 万吨。塑料原材料产量的快速增长,显示塑料制品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我国塑料制品近年产量也快速增长,2005 年至2015 年塑料制品产量由2,198.50 万吨增长至7,560.7 万吨,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2005年-2015年塑料制品产量
同时,我国塑料制品出口数量也逐年提升,2013 年、2014 年实现出口896万吨、951 万吨,整个塑料制品行业近年来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我国塑料加工行业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低端塑料加工企业较多,规模较小,技术实力较弱,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依赖进口的问题。近年随着国家政策调控,环保法规的不断出台,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行业资源将向技术实力较强,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集中。
②塑料制品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近年随着塑料制品在各行业及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塑料制品产量总体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工艺提升,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应用,塑料制品正逐步深入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应用范围和应用广度均得到了快速增长,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受此影响,我国塑料加工行业也整体保持稳步增长,并且随着行业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升级、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高档产品比重将逐步加大,基础配套服务功能将不断完善。未来塑料制品市场空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在满足社会一般性需求的基础上,高端应用领域在逐步强化,稳步推进转型升级。
(2)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为发行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功能性塑料新材料的不断研发,以及塑料加工工艺的不断提升,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向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拓展,市场领域和市场规模都不断增长,不仅在原有包装及农业领域因新材料的应用而保持不可替代的市场份额,在电子工业、建筑工业、医药行业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推广。
同时,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也因自身高分子材料的特性,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发展,各类半透膜、太阳能面板膜、纳米微孔膜、单项导电膜等可以实现特殊功能的膜片材料不断涌现,应用于各高新技术领域,成为国家高新技术领域及现代信息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功能性材料。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塑料薄膜因其降解周期长,抛弃后易形成白色污染,早已成为环境保护部门的关注点。我国目前大量塑料加工企业仍采取作坊式、粗放型发展,科技含量较低,在未来行业发展中,将难以适应行业发展。而具备较高自主研发能力,能够把握市场先机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将获得较高的竞争优势,产业资源也将向拥有较高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集中。
(3)智能卡领域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①居民身份证、港澳通行证等法定证件的稳定需求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我国二代身份证普及使用以来,居民身份证已经成为居民必须随身携带的身份证件。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总量,每年为公民制作的身份证件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规模。按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而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并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我国1998 年至2000 年出生人口约为1951.26 万人、1841.51 万人及1778.20 万人约为2014 至2016年每年公民身份证办理数量,市场规模巨大。
公司开发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基材(PETG)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为公安部指定身份证材料提供商,在该领域竞争优势突出。居民身份证稳定、巨大的市场规模提高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与盈利能力。同时,居民身份证材料在材料特性、防伪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也使公司获得了行业知名度与美誉度,有力推动了公司业务的拓展。
近年来,港澳通行证等其他法定证件的卡片化也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为公司提供稳定的下游市场需求。
②银行卡庞大的市场规模将成为公司发展的增长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银行卡逐步在全国普及。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我国银行卡发行量十分巨大,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4 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4 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9.36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7.13%,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3.64 张,较上年末增长17.04%。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银发[2011]64 号)要求:“自2015 年1 月1 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应为金融IC 卡。”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要求,金融IC 卡逐步取代原有的磁条卡的过程将在今后几年形成巨大的银行卡市场需求,这也将成为公司业务发展新的盈利增长点。
③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的完善将拓展智能卡的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的完善,我国社保卡和医疗卡将极大拓展相关市场规模。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社会保障人口持卡将达到8 亿张。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会使智能卡市场规模得到较大提升。
健康卡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卫生部的大力倡导,试点城市在进一步扩大,一些省市在联合医院等医疗机构逐步扩大发行范围。国家卫计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统筹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至“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的信息网络安全互联。该以居民健康卡为载体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工程的推广将为健康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健康卡的逐步普及也将推动智能卡市场的增长。
④城镇化进程将使智能卡应用获得稳定的增长空间
随着我国城镇化规模的提高,我国住宅销售数量也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至2014年房地产企业成套住宅销售情况2如下:
2005年至2014年住宅销售套数
目前我国住宅已逐步普及使用IC 卡的方式缴纳电费、燃气费等,我国庞大的住宅销售数量使得智能卡市场获得稳定增长。同时,老旧小区智能电表、煤气表的升级改造也将提供一的市场增长。
⑤公共交通领域的发展为智能卡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城市一卡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大城市已经基本成熟,2015 年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统一进行建设的城市有190 多个,基本涵盖全国所有直辖市、90%以上省会城市和大部分地级市,覆盖了中国7 亿以上人口,全国总发卡量达到了7.5 亿张,其中互联互通卡1.5 亿张3。城市一卡通已经成为发行量仅低于银行卡和身份证件卡的数量最大的智能卡,而且随着城市一卡通向中小型城市渗透及一卡通项目在二三线城市的深入建设,城市一卡通发行数量未来仍将稳步增长。
未来城市一卡通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全国的互联互通。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促进交通一卡通健康发展加快实现互联互通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5]65号)指出:“围绕实现互联互通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对新建设系统,要严格按标准组织实施,鼓励采用实名制。对已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不影响存量卡使用的同时,采用积极稳妥、有序替换的方式,推进向统一技术标准的平稳过渡,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实现交通一卡通跨区(市)域、跨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以互联互通和实名制为目标,各地城市一卡通将逐步进行升级换代,新一代城市一卡通的更换将大大提升智能卡的市场规模,提升智能卡市场前景,从而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
⑥我国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智能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逐年提高,新科技、新材料也不断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智能卡所代表的是信息化在各领域的应用,是新技术替代原有技术提升经济和生活信息化水平的典型。未来随着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及普及,智能卡的应用范围也将逐步拓展,如我国各类身份证件就正在转变为智能卡,港澳通行证目前已经由证件变为智能卡,实现了自助电子通关,增强了防伪效果、社会效率和个人信息保护。此类应用未来也将不断涌现,拓展智能卡的市场应用规模。
(4)作为国家工业基础材料,塑料加工行业受到国家政策重点支持
塑料作为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国家工业的基础材料之一。现代工业中,新材料技术、工艺的先进程度与应用水平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因此得到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 号)提出,“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对于新材料重点指出:“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
国家的政策支持,将促进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生产与应用,从而推动塑料加工行业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具备较高技术附加值的新材料,将受到政策的扶持。
(5)技术进步提高了塑料制品的附加值,带动塑料加工行业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提升,塑料这一高分子材料可塑性强的特点正逐步发挥出难以替代的优势。使用同样的原材料,通过配方、工艺上的创新技术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功能性材料,使其具备如阻燃、高抗冲等特殊性能,从而满足各行业、领域需求。功能性塑料的开发和应用,提高了塑料制品的产品附加值,而在原料、设备等成本方面没有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种类功能性塑料的开发应用为下游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发展趋势为塑料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塑料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塑钢比,我国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作为塑料生产消费的大国,未来具备高技术附加值的塑料制品将成为塑料加工行业发展的增长点。
(6)环保政策法规的执行将使环保型塑料材料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塑料作为高分子材料具有耐腐蚀的特点,这也使得普通塑料制品难以自然降解,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世界各国近年纷纷出台法律法规,遏制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国新颁布的环保法也对此做出了较为严厉的规定。新环保法规的执行,将对现有产业格局造成冲击,同时对于环保型新材料也是难得的机遇,将促进高档环保材料的业务拓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