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机智能化助力夏收 农业现代化正加速
2020/7/25 10:12:0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今年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形成了冲击,对农机也造成了巨大影响。随着农民更新换代,新一代年轻农民已经不愿意承受老一辈那种 “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这也日渐成为中国农业保障的今年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形成了冲击,对农机也造成了巨大影响。随着农民更新换代,新一代年轻农民已经不愿意承受老一辈那种 “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这也日渐成为中国农业保障的隐忧。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农机智能化、无人化,通过农机来代替人的劳动。新冠疫情下,要尽量减少人群的聚集,农业耕作和收获亦不例外,这无意中把农机智能化的进度提前了。在困难环境中创造奇迹,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坚强韧性。
实时调度全系统 麦收夏播并头行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资料显示,全国冬小麦机收从5月28日起进入高峰期,已连续9天日机收超1000万亩。截至6月5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达1.7亿亩,麦收进度过半,较常年提早3天左右,黄淮海主产区机收率超98%。其中四川、湖北、安徽已收获完毕,河南过八成,江苏、陕西过四成,山西、山东过二成,河北麦收已经启动。今年全国4万多个农机服务组织和300多万农机手投入夏收夏种夏管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一线,成为 “三夏”农业生产主力军。
总体看,今年机收启动早、形势稳、秩序好、进展快。虽然受疫情影响跨省作业联合收割机有所减少,但由于各地机具保有量充足,通过提前细化供需对接等措施,促进人 (机手)机 (收割机)地 (收获地块)匹配,引导机手在本地作业或在临近市县跨区作业,有力保障了麦熟有机收、机手有收益。针对湖北反映今年外省到鄂作业的收割机数量明显减少的情况,农业农村部5月12日紧急协调周边7省对接湖北8个有需求的地市,调度1.9万台联合收割机赴鄂支援抢收。
近日,华北地区小麦成熟在即, “三夏”小麦机收主战场向北推进。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毫不松懈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加强工作调度和部门协作,及时跟踪各地麦收进展和关注天气变化,坚持机收日报制度和24小时电话应急值守,与发改、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实时调度通报情况,合力保障麦收进展有序、不误农时。如出现区域性机具短缺等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度机具和农机服务组织参与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在抢收小麦的同时,夏管、夏播随即展开。各地正陆续开展 “三夏”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演示、田间日等活动,大力推广自动驾驶、秸秆还田离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和产地烘干等绿色高效机械化技术,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三夏”生产质量效率,为全年丰收打好基础。
智慧农机成常态 耕种繁忙不见人
如今, “农忙不见人”在全国多地成常态。在新疆,春耕春播的农忙时节,田间地头看不到几个忙碌的农民,取而代之的是用上了北斗导航播种的 “智慧农机”;在山东,一个种粮大户利用收割机,3天就能收完560多亩小麦;在河北,收割机进度飞快,而且作业数据可实时传输到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手机上。作为全国首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江苏省粮食作物生产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大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目前全省共投入联合收割机超过14万台、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秸秆还田机12万台套以上、水稻插秧机11万台以上,其中各类智能农机装备5000多台套。令人欣喜的是,江苏智能化无人插秧机首次实现了较快增长,新增量占去年总保有量的近50%。
6月11日,2020年智能农机装备田间日活动在河北赵县举办。活动汇集了国内农机智能化的最新成果,现场展示、演示了智能农机作业的13个集成模式与70多套典型机具,代表了国内农机智能化、作业精准化、操作少人化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也是智能农机装备和智慧农业技术在“三夏”生产中应用的全面集中亮相。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60后农民逐渐老去,农村面临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00后从未下过地”的问题。通过大规模 “机器换人”,我国农业不仅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
跨区联合机械化 开辟农业新模式
中国农机企业推动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以雷沃重工为例,作为国内农业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雷沃重工在出厂的每台收割机上都装有智能终端设备,依托这些智能设备,雷沃构建起智联云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全国农业设备的区域分布和实时工况一目了然。根据地区作业进度,结合车联网大数据、气象数据、区域作业进度、农机保有量、历史作业数据等,雷沃分析出全国跨区作业路线图并免费向社会提供。跨区作业路线图24小时更新,农机手可以做到哪里有活去哪里,精准跨区不空跑。农机手提升收益的同时,也保障了夏粮的及时收割。与此同时,雷沃重工帮农机手与种植户建立起一个 “C2C”模式的服务平台,将机手与种植户汇聚到平台上,实现 “网上约农机”。截至今年5月底,在这个智能服务平台上,已累计撮合雷沃 “谷神”机手和种植户达成近4万笔在线订单,累计完成在线预约作业面积超过1000万亩。雷沃智联云服务平台不仅可以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机手提供信息服务,还可形成服务人员、配件、物流运输、投递等人与物的最优资源配置方案,保障服务时限及配件供应能力。
“三夏”期间,中国一拖收获机公司为每台东方红小麦机装上GPS定位装置,精准掌握用户分布及作业流动情况。后台人员,每两三个小时,汇总小麦机的适时分布,随时调节服务人员和服务车辆。
从南到北,农机手利用 “农时差”,创造出 “跨区联合作业”模式,开辟出巨大的农机服务市场。与农民传统的分散种粮相比,合作社规模化托管,平均一亩地一季种植成本能减少100元,粮食亩产能提高近50公斤。从10年前开始流转土地种植粮食,到现在把更多的精力转向托管服务,给农民打工、为种粮服务。一些接受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成为现代 “新农人”。河南省郸城县90后年轻人左明飞,与22个回乡创业大学生组建 “大学生创业联盟”,主攻农业现代化种植。 “新农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正成为从事和服务粮食生产的主体。智慧农业下的合作社规模化托管,正在成为农业合作新模式。(李芳蕾)
转自:中国工业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中国海上风电产业“驭风”前行
- 下一篇:三伏天食欲不振?这样搭配拥有好胃口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粮餐饮美食地图青岛站发布团膳油新品,为行业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 慧博科技「抖音互动2.0」全新升级!618大促拉新、复购、转化一键闭环,引爆抖音店铺销量
- 10万公里、1947亿元、3.5亿吨……多领域“硬核”成绩单支撑经济发展稳步向前
- 5月13日晚8点京东心动购物季开启 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上加补”
- “四好农村路”带火“乡村游” “白加黑”多业态融合点亮乡村旅游新消费
- 值得买消费产业研究院发布《2025年一季度消费数据报告》:提振消费、场景赋能、品质升级
- 从零食品牌到社区生活枢纽,故事良品省钱超市开启零售新篇
- 中宁枸杞:千年道地瑰宝,一“杞”奔赴未来
- 2025长三角应急展会丨CTRLPA肯卓 推动声防技术替代传统预警技术
- 五指山红茶亮相中国品牌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