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眼”下单?退货并非“零风险”“双11”大促 这几件事得留心
2020/11/9 20:18:26 来源:北方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进入11月,各家网上平台的“双11”大促活动可谓愈演愈烈。记者发现,近日网上出现不少网促购物经验分享,其中一些网友称因为买完能退货,所以可以“闭眼”下单。天津北方网讯:进入11月,各家网上平台的“双11”大促活动可谓愈演愈烈。记者发现,近日网上出现不少网促购物经验分享,其中一些网友称因为买完能退货,所以可以“闭眼”下单。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双11”网购退货存在风险,大家在付费、售后以及物流方面,还需多留个心眼。
退换货并非“零风险”
记者近日在网上看到,关于“双11”购物窍门、经验分享的帖子数量不少,其中一些网友倡导大家面对各种促销和优惠大胆快速下单,以防喜欢的东西被“秒空”,“反正能退货,不喜欢的可以再退掉”。一位网友在帖子中说道。甚至还有的网友建议先享受再退货,例如为出席晚宴可以买一件华贵好看的外套,用完转天再退掉。
据了解,“双11”期间,由于订单量大增,商家在商品检查等方面容易出现疏漏,消费者买到有问题商品的概率增大。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提出的“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不少消费者抱着能退货的心理轻易下单。然而,“7天无理由退货”真的“零风险”吗?不少消费者在退换货时往往会遇到几类问题,如商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售后因没有证据,客服多次推诿不作为导致过了7天,之后被告知已过退货周期不予退换货;商品本身有问题,退换货却仍需支付运费;一线客服的处理范围及赔偿权利较小,遇到消费者因售后商品造成损失需通过上级进行处理,以致过了“7天无理由退换货”期限,售后困难。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双11”期间消费者下单前应仔细了解商品的退换货规则,对于《消法》规定的生鲜易腐、定制等商品以及商家明确规定不能退换货的商品,谨慎下单。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时应该保留证据,方便维权,如果是贵重商品从拆开包装到使用最好录制视频。遇到客服推诿不处理的,向平台举报或者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使用“赊账服务”还需多留心
购物付费中,市民在使用“赊账服务”时也需多留心。大促期间为刺激消费,电商纷纷推出类似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分期乐、惠分期之类的“赊账服务”,不少平台为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金融付款给出了更多的优惠。大部分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为一次性还款的免息服务以及分期付款的收手续费服务,并且多数标明具体的还款金额。对此蒙慧欣表示,消费者需明白任何的“赊账服务”都需还款,并且不同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期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平台甚至没有明确标示具体还款金额,待还款时提出的高额手续费让消费者诧然。此外,开通并使用多个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容易造成忘记还款,可能影响个人信用情况。
警惕发货陷阱,避开物流高峰
“双11”期间,一波又一波促销活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给商家和物流带来压力。记者了解到,虽然不少快递公司都亮出“物流新武器”,投入更多的人力、网点和新技术,但物流慢以及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此外,商家的发货能力有限,面对大量订单压力,发货慢也将影响用户体验,部分打着“闪电发货”的商家也不能及时发货。蒙慧欣提醒市民,大促期间购物消费者需做好物流滞后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些急需的商品,提前咨询商家发货时间,对于一些食品类、易腐易坏类商品,最好避开物流高峰。签收时先验货后签收,对于未经消费者同意就将快递件放在代收点的物流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津云新闻编辑靳永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名厨助阵、品质赋能,中粮餐饮供应链视角引领川菜新发展
- 紫气东来·黔茶入沪 ——八步紫茶文化论坛点亮乡村振兴新未来
- 杭州德川、大龙补、华中国际北京农食亮相2025EBC轻食大会
- 《从贵州到全国31省:京东立体助农体系激活670县经济》
- 睡眠博士首家睡眠集合店杭州盛大开业,开启一站式睡眠治愈新体验
- 湖南环生瑞家全屋整装实力产品,构筑品质空间新高度
- 宇视科技2025合作伙伴大会丨业内首次提出“AIoT智能体”新理念
- 青云租:青青时代正式成为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循环租赁赋能可持续商业
- 金善美亮相“科技的力量”,山西机器人协会扬帆起航
- 汽车智能软件又有新突破!瑞典NIRA Dynamics以软件科技重构胎压监测,汽车制造业迎来更环保、更安全、更经济的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