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鸡市凤翔区青春驿站:公益力量焕发非遗新活力 赋能乡村振兴
2022/10/13 18:16:04 来源:中华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年来,凤翔区青春驿站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织女益家”公益项目,把非遗文化传承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起来,用非遗文化、非遗产业带动低收入青年妇女脱贫致富,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凤翔区青春驿站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织女益家”公益项目,把非遗文化传承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起来,用非遗文化、非遗产业带动低收入青年妇女脱贫致富,赋能乡村振兴。而在这个过程中,非遗文化本身也获得了更持久的活力,实现了保护和发展双赢。
宝鸡市凤翔区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凤翔手织布便是其中之一,其拥有几千年历史,曾在中国纺织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凤翔手织布因其色彩亮丽象征性强,图案花色寓意浓厚,织造工艺繁琐复杂,是当地传统的一门手工艺。
为了让这项历史悠久的织造工艺更好地传承下来,凤翔区青春驿站找准良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探索出“非遗+产业+公益助力”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创立凤翔区低收入中青年妇女非遗文化手织布传承和脱贫致富赋能项目,并于2020年申报第六届ME公益创新项目,经层层审核,成功通过并获得了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民生银行“ME公益创新计划”资助。
据了解,“织女益家”旨在扶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非遗带头人,让非遗文化融入到生活,非遗文化得以生产性保护,同时以改善低收入手工艺从业女性生活状况,助力乡村振兴。该项目由凤翔区青春驿站负责执行,为期共两年,2021年3月在横水镇东白村实施,到2022年11月结束。
在执行项目的两年里,凤翔区青春驿站按照“非遗+产业+公益助力”的思路,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以文化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平台”的非遗发展模式,多措并举保护、发扬和传承非遗,让古老的工艺焕发青春与活力,同时让非遗带动产业兴旺、村民致富。
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凤翔区青春驿站把到位的项目资助资金全部用于项目设备、人员培训、教具购买等初期运营,并在后期推进中保持投入。另一方面依托项目孵化“织女益家”手织布专业合作社。立足专业合作社+农村妇女+公益助力模式,搭建以农村困难妇女为主体的“织女益家”手织布合作社平台,以非遗传承人带动、培训农村困难妇女手艺学习和制作,大力推动农村发展“居家经济”和传承非遗文化,带动全区困难妇女自主创业实现增收,并让手工艺品制作成为凤翔区乡村振兴主阵地上的致富技能。
此外,凤翔区青春驿站还通过聘请专家、开办培训班和技能学习,带动和帮助更多青年妇女学习掌握致富技能,确保项目落地落实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如组织织女益家骨干力量考察学习手织布基础技艺;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举办心理知识讲座;邀请权威专家举办专业知识授课,进一步拓宽青年妇女视野。
目前,“织女益家”公益项目已实施完毕,已经形成以非遗文化为灵魂,以手织布产品为载体,以“合作社+农户”为运营模式,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销售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非遗文化,不仅留住了乡村振兴的根与魂,还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条增收致富路。下一步,凤翔区青春驿站将继续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加快产业化步伐,推动非遗项目实现生产性转化,为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提供内生动力,在不断融合中实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名厨助阵、品质赋能,中粮餐饮供应链视角引领川菜新发展
- 紫气东来·黔茶入沪 ——八步紫茶文化论坛点亮乡村振兴新未来
- 杭州德川、大龙补、华中国际北京农食亮相2025EBC轻食大会
- 《从贵州到全国31省:京东立体助农体系激活670县经济》
- 湖南环生瑞家全屋整装实力产品,构筑品质空间新高度
- 睡眠博士首家睡眠集合店杭州盛大开业,开启一站式睡眠治愈新体验
- 宇视科技2025合作伙伴大会丨业内首次提出“AIoT智能体”新理念
- “怀品进京,湘链全球”盛会:沛霖龙脑受政企领导高度认可,新晃龙脑商机无限
- 青云租:青青时代正式成为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循环租赁赋能可持续商业
- 金善美亮相“科技的力量”,山西机器人协会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