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我国钢产量同比增加5575.9万吨 同比增幅为8.9%
2012/3/2 14:34:1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1年我国钢产量同比增加5575.9万吨 同比增幅为8.9%河北省钢产量增至全国近四分之一
从各区域钢产量来看,2011年,钢产量达到1亿吨以上的区域仍然是河北省,其钢产量达到16450.7万吨。钢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区域的有19个省(市、区),与2010年相同;19个省(市、区)合计产钢63031.50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92.25%,比2010年增加0.13个百分点。钢产量在500万吨~1000万吨之间的有6个省(市、区),与2010年相比,重庆市新加入了这个行列;6个省(市、区)合计产钢4690.00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6.86%,比2010年提高了1.19个百分点。
从各区域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来看,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年钢产量分布不均匀性进一步恶化,钢产量占前3名的区域仍然是河北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其合计钢产量占全国产钢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41.42%提高到42.37%,上升了0.95个百分点。其中,河北省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由23.07%提高到24.08%,钢产量接近全国的1/4;江苏省钢产量占全国产钢总量的比例继续上升,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0.05个百分点;山东省钢产量占全国产钢总量的比例继续下降,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0.11个百分点,该省年产钢量占全国产钢总量的比例已经连续5年回落。
从各区域钢产量新增量来看,2011年,全国钢产量新增5575.9万吨,增量比2010年的5308.70万吨增加了267.2万吨。新增钢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的有13个省(市、区),合计新增钢产量5267.2万吨,占全国新增钢产量的94.46%,与2010年的93.35%相比,上升了1.11个百分点。其中,新增钢产量前5名的分别为:河北新增2025万吨、江苏新增609万吨、山东新增501万吨、山西新增485万吨、江西新增234万吨。2011年,钢产量同比减少的只有1个区域,即北京减少424.6万吨,与2010年比,减少了3个区域。2010年,钢产量同比减少的有4个区域,包括河南减少5.0万吨、内蒙古减少12.1万吨、海南减少24.2万吨、北京减少37.6万吨。数据显示,北京市钢产量已经连续5年同比减少。
从各区域钢产量增幅来看,2011年,全国有28个区域的钢产量是同比增加的,比2010年增加了3个区域。2011年,钢产量同比增幅超过30%的区域只有1个,与2010年相同,均为重庆市,其增幅为38.3%,比2010年提升8.1个百分点。其他还有陕西28%、甘肃23.8%、贵州20.5%、广东19.9%、山西16.1%、河北14%、江西12.7%、吉林11.9%、四川10.3%、新疆10%、江苏9.8%、浙江9.8%、山东9.7%。2011年,钢产量同比增幅小于10%的区域有18个,比2010年增加了2个;只有一个区域负增长,即北京市,比2010年减少了3个。数据显示,北京市钢产量继2005年同比降低0.1%、2006年同比降低1.1%、2007年同比降低0.7%、2008年同比降低42.4%、2009年同比降低0.4%、2010年同比降低8.1%以来,2011年再次同比降低99.3%。其他增幅小于10%的区域包括湖北8.9%、天津8.9%、福建7.6%、安徽5.3%、内蒙古4%、湖南3%、云南2.7%、黑龙江2.3%、青海1.6%、河南1.1%、广西1.1%、辽宁1.0%、上海0.5%。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河北省产钢量占全国产钢量的比例再次提高,且提高的幅度达到历史第二大,值得关注。河北省产钢是我国产钢的一个缩影,我国钢铁行业大而不强的特点仍旧突出。
钢铁行业集中度总体逐步提高
2011年,重点统计单位钢产量达到58981.16万吨,同比增幅为5.00%,与2010年同比增幅9.26%相比,回落了4.26个百分点。数据显示,重点统计单位钢产量同比增幅除2009年有较大反弹外,总体呈现逐年回落趋势。
从重点统计单位钢产量规模来看,2011年,河北钢铁集团迈入年产钢量7000万吨以上规模的行列。2011年,钢产量在4000万吨~5000万吨的企业仍然是2家,为宝钢、鞍钢;3000万吨~4000万吨的企业有3家,为武钢、沙钢、首钢;2000万吨~3000万吨的企业有1家,为山钢集团;1000万吨~2000万吨的企业有9家,包括渤钢、马钢等;500万吨~1000万吨的企业有12家,包括太钢、萍钢等。
从重点统计单位新增钢产量来看,2011年重点统计单位新增钢产量为2798.72万吨,钢产量增量达到1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1家,包括河北钢铁集团、沙钢、宝钢、武钢等,合计新增钢产量1985.35万吨,占重点统计单位新增钢产量的70.94%,占全国新增钢产量的35.61%。而钢产量同比减少的钢铁企业有12家。
从重点统计单位钢产量同比增幅来看,2011年重点统计单位中,钢产量同比增幅超过30%的钢铁企业有7家,其中,增幅最大的钢铁企业为河北纵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比增幅为42.68%;钢产量出现负增长的钢铁企业有12家,其中,同比增幅最小的是山西中宇钢铁有限公司,已停产。
2011年,随着河北钢铁集团新兼并一批中小钢铁企业,钢铁工业兼并重组进一步加快。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年产钢量超过70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虽然业内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总体来说,钢铁行业集中度正在提高。“十五”期间,钢铁工业集中度(CR3、CR4、CR5、CR8、CR10)持续下降。“十一五”期间,在政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企业的不懈努力下,钢铁工业集中度开始缓慢反弹。2011年,CR3、CR4、CR5、CR8均同比提高了1到2个百分点,前10名钢铁企业年产钢量占全国总产钢量比例保持到2000年的水平;但前3名钢铁企业年产钢量占全国总产钢量的比例只是回升到了2001年的水平,与国际钢铁强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此外,2011年重点统计单位钢产量占全国年产量的比例为86.32%,同比上升0.12个百分点,2010年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2009年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单位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连续3年上升,说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