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扶持+工业改造+创新驱动 瑶海产业升级遇契机
2017/9/20 15:16:0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十二五”期间,瑶海区科学分析合肥城市发展新趋势,准确自我定位,结合瑶海经济产业实际,提出“一改一建、一转一变”的产城融合、协同发展新思路。合肥市瑶海老工业区,在合理安排老工业企业搬迁后,腾退“十二五”期间,瑶海区科学分析合肥城市发展新趋势,准确自我定位,结合瑶海经济产业实际,提出“一改一建、一转一变”的产城融合、协同发展新思路。合肥市瑶海老工业区,在合理安排老工业企业搬迁后,腾退用地的功能布局上体现地域特色,注重局部开发适度性、整体经济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构建“一廊一园两心”产业格局,即长江东大街总部经济走廊、物联网产业园、花冲创意产业中心和郎溪路公共服务中心产城融合。
区域产业的转型与培育成为重点,产业布局规划做到点状布局,相对集中,全面升级,瑶海产业走上轻型化、科技化、集聚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
过去五年,合肥老工业城区、“1331”城市发展战略东部组团主城区——瑶海抓住全国老工业城区搬迁改造等重大战略机遇,开创了瑶海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瑶海区将按照“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定位,充分利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全国试点机遇,优化老城区功能布局。充分利用马钢(合肥)公司关停搬迁后释放的土地资源,着力打造近10个平方公里的产城一体新区。启动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扩区工作。计划充分利用低效闲置厂房车间等设施,规划实施工业文化创意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塑区域产业格局。同时,依托生态湿地环境景观资源,拓展文化创意、度假休闲、游憩娱乐、商务会展等功能,积极打造园林型生态宜居宜业幸福城区。
政策扶持 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瑶海区提出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规划。2017年2月底,瑶海区首次向全球招商推介了东部新中心。据悉,规划的东部新中心以瑶海老工业区为核心,横跨瑶海、包河、肥东三界,总面积33.8平方公里,包括瑶海区17.7平方公里,包河区10.1平方公里,肥东县6.3平方公里。 核心区面积9.4平方公里(范围具体为广德路东侧、裕溪路南侧、钟油坊路西侧,其中生态绿地约占3.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占6平方公里)。
“合肥东部新中心将成为合肥东部城市发展的第一增长极,占规划总面积一半以上、位于规划核心区的瑶海也迎来无限机遇。”瑶海区委书记路军说到。
今年3月份,在瑶海区招商推介会上,受访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这一独享的政策利好和瑶海搬迁改造后丰富的主城空间资源,是“非常大、非常难得、非常吸引企业的投资利好”。
瑶海区在推介会上透露,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和瑶海都市科技工业园是瑶海产业发展的两大支撑平台。目前该区正依托上述两园,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总体部署,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坚持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绿色化发展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除此以外,作为“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瑶海区拥有全市一半以上的存量工业厂房,工业文化遗存丰厚。借助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政策东风,该区正在谋划文化创意产业文章,培育打造合肥版“789”街区或“新天地”。而这也预示着合肥东部新中心传递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烈信号。
另外,瑶海区作为东部新中心的关键区域,在瑶海区的工业发展方面,政策扶持对区域的产业发展也产生了关键性的结果。瑶海区发布了扶持产业发展“1+7”政策体系,今年8月31日,信雅达金融大数据交付中心项目落户瑶海。该项目也是瑶海区发布扶持产业发展“1+7”政策体系发布后首个落户的企业,这对“1+7”政策体系来说是一大进步,同时也是对加快东部新中心建设,在产业结构升级上的做出的有力推进。
产业的升级改造对于合肥东部新中心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发展契机。作为东部新中心的核心区域,瑶海区也将在迎来新的发展点。
正如易居企业集团安徽区域总经理李长俊所说,瑶海区在合肥最为东部桥头堡的核心作用,而它的工业文化更是承载了瑶海区的老工业文化。由此可见,东部的产业发展,对瑶海甚至是整个合肥都是新一轮的发展,为东部带来新型的产业发展。
9月21日,由合房网以及安徽商报携手举办的瑶海复兴——2017合肥东部新中心投资价值暨居住品质升级论坛将全新启幕。此次活动荟萃地产业界大咖,将会从东部新中心概念解读、东部新中心多维规划、东部新中心在居住升级和投资方面的价值这个方面全面解读东部新中心的崛起对于合肥东部以及整个合肥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