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充电”产业生态提升用户服务 车主充电体验更舒适
2025/4/20 14:49:46 来源:央视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介绍,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跨省跨区输电容量将达到3.6亿千瓦,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介绍,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跨省跨区输电容量将达到3.6亿千瓦,电网对电力资源的承载能力和配置能力将显著提升。
万劲松介绍,近几年,能源行业从政策、平台、能力、市场等方面持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和配电网升级改造,预计到2025年底,跨省跨区输电容量将达到3.6亿千瓦,电网对电力资源的承载能力和配置能力将显著提升。
持续推进煤电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十四五”以来,全国累计完成了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规模超过7.4亿千瓦。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2023年,中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4%。
万劲松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十五五”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出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
目前95%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能力
发布会上,万劲松还介绍,目前,我国9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经具备了充电能力,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将充电设施布局到了所有乡镇。
万劲松介绍,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总量达到1060万台,有效保障了25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已经和加油站相当。
目前,9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经具备了充电能力,形成了“十纵十横两环”的城际充电网络。全国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将充电设施布局到了所有乡镇。
国家已逐步建立起以用户为核心的充电服务体系,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同时,充电云服务与汽车、金融、出行等行业相结合,形成了“互联网+充电”的产业生态。
万劲松介绍,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按照行动方案的要求,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随着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局部地区和个别时段充电慢、充电难的现象将进一步得到缓解,广大车主的充电体验也会更加舒适。
转自:央视网
- 上一篇:跨国公司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
- 下一篇:硬件软件协同 空调节能有新招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名厨助阵、品质赋能,中粮餐饮供应链视角引领川菜新发展
- 紫气东来·黔茶入沪 ——八步紫茶文化论坛点亮乡村振兴新未来
- 杭州德川、大龙补、华中国际北京农食亮相2025EBC轻食大会
- 《从贵州到全国31省:京东立体助农体系激活670县经济》
- “怀品进京,湘链全球”盛会:沛霖龙脑受政企领导高度认可,新晃龙脑商机无限
- 湖南环生瑞家全屋整装实力产品,构筑品质空间新高度
- 睡眠博士首家睡眠集合店杭州盛大开业,开启一站式睡眠治愈新体验
- 宇视科技2025合作伙伴大会丨业内首次提出“AIoT智能体”新理念
- 青云租:青青时代正式成为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循环租赁赋能可持续商业
- 汽车智能软件又有新突破!瑞典NIRA Dynamics以软件科技重构胎压监测,汽车制造业迎来更环保、更安全、更经济的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