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道交通与机床制造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12/12/12 17:25:3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轨道交通与机床制造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的轨道交通从改革开放後90年代末期第一次大提速开始,到2011年完成的第八次提速,中国轨道交通经历了一快速发展的历程。以上海到南京为例,提速前全程要4~5个小时,目前最快的仅需1小时,速度已超过了每小时350公里;从上海到北京也只需5个小时了。而这些高速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装备。
涉及到轨道交通机加工,相对来说有加工难度的主要零部件是车体转向架、空芯轴套等机车走行部,另外就是柴油机关键零部件。机车柴油机主要零部件结构复杂、制造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精度指标大都在5~7级、粗糙度Ra0.4左右,要求有良好的互换性,如机体、曲轴、连杆、汽缸盖等,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机车在高速运行中可靠性好、耐用度高、安全系数高。
以柴油机关键零部件来讲,许多零部件的相关尺寸精度都在μm级,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机械加工是由车、铣、刨、镗、钻、磨等基本加工方式构成的,围绕不同产品、和同一产品不同的加工工序,以往人们使用的是大量传统结构的单一加工功能的车床、铣床、刨床、镗床、钻床、磨床等普通设备。随技术的发展,这些普通设备所占的比例已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以单轴和二轴联动加工为主的数控车床、立式和卧式加工中心数控加工机床。
随机床配套产品的发展和对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今天的数控机床已经被柔性、复合、多轴联动、高精、高速化占了主导地位。如多轴联动的车铣中心、镗铣中心、随动型磨床等。而机床的性能也随刀具材料及制造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快速伺服拖动技术的发展具有高速、高效加工和智能的特点。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用户的产品生产需求,一些功能混搭技术交叉而实用的各类机床也产生。如:激光和铣削DMG揉合在一起;车铣和磨削沃伦贝格揉合在一起等等。
目前中的企业,在引进先进的机床装备和工具後,结合轨道交通的特殊产品,还有一个消化吸收和巩固加强的漫长过程。尤其是对工艺编程、操作者甚至生产管理人员都有一个从不熟悉到初步掌握、再到应用自如的渐进过程。因此,如何当好企业的工艺师,帮助企业尽快地将装备和工具投入使用并迅速产生效益—这样反过来,给自己的产品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是摆在装备厂商面前的新课题;同时如何迅速掌握先进的装备技术,也是中企业客户所面临的持久的课题。
轨道交通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随机床制造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而不断地发展。绿色且多元化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噪声低、污染少、低油耗、低排放满足TierⅣ排放要求且具有高可靠性也是内燃机车设计制造的目标。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计划通过和国际合作的方式,朝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