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品牌关店愈演愈烈 怎样和电商抢份额
2014/11/27 17:25:0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服装品牌关店愈演愈烈 怎样和电商抢份额日前,有媒体披露,佐丹奴第三季度共关闭74间零售店,其中中国内地占63间。在中国内地销售额为3.41亿港元,同比下降5%,这一销售额已创下佐丹奴近11个季度的最低值。服装品牌频爆“关店门”的话题一直受各大行业媒体的关注,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明服装实体市场的份额逐渐缩小,企业该何去何从?服装品牌关店潮 到底是谁的错?
无独有偶,和佐丹奴有相同的遭遇的还有艾格服饰、七匹狼、九牧王、卡奴迪路等,上半年它们关店数量分别是88家、347家、73家、53家。
有业内人士指出,“去年年底,就开始陆续关注到本土运动品牌门店持续关店的现象。目前国内不少知名的服装企业都发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国内整体的服装资源相对匮乏,为了迅速扩大市场,大多数服装企业都采用增加门店数量来追求利润的模式。随着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导致内部管理、人力资源、周转资金跟不上,于是自顾不暇。
从宏观方面分析,服装实体市场几近饱和,难以容下太多店铺,品牌“关店”并非新鲜。事实上,继去年运动品牌启动了关店序幕后,男装企业随后也接连关店,女装企业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
电商逐渐抢占市场份额 你绕的过去吗?
2014年“双十一”,参与电商促销的企业再次创造了奇迹,凸显电子商务对挖掘消费潜力的巨大作用。据报道,天猫有2.7万家商家参与其中,淘宝天猫交易额达5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京东销售额达8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参与活动的其他电商企业获得的业绩也普遍远超去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上涨和人工成本的不断飙升,不断压缩着服装企业利润空间。与此同时,国际平价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都对国内服装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记者认为,目前网购已经成为主要的消费形式,服装品牌必须认识到这一转变,当前的服装销售总额并没有缩减,总体还是呈增多趋势,只是蛋糕的分配方式发生了转变,你愿不愿意去分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电商和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双面夹击下,大众休闲品牌原有的价格优势正在消失,曾经备受80后追捧的班尼路、美邦、森马、以纯等休闲服装品牌逐渐被边缘化。有业内人士指出,休闲品牌被国际快时尚品牌打压是因为无法赶上国际品牌的新品更新速度。如果不做出改变,这些品牌将很难抵挡5年至10年内从市场消失的命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