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猪养殖业猪育种的5大挑战
2015/3/1 8:32:1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在中国,即使对最好的生产商而言,生猪的生产也会是一个挑战。围绕着健康问题、管理问题、饲料质量等和猪只生产相关的挑战无穷无尽。那么这5个挑战是什么呢?1.人员变在中国,即使对最好的生产商而言,生猪的生产也会是一个挑战。围绕着健康问题、管理问题、饲料质量等和猪只生产相关的挑战无穷无尽。那么这5个挑战是什么呢?
1.人员变动
中国的生猪生产商都面临着养殖场人员的变动问题。一些养殖场甚至会出现每年100%的人员变动率。随着从家庭养殖场到大规模商品养殖场的过渡,生产商们担心的是新型疾病的感染。因此,新的大规模养殖场内部都建有宿舍,员工多多少少都需要待在养殖场区域一段时间无法离开。这意味着养殖场的技术人员或者牧工在养殖场工作的这段时间会离开家庭,中断社交生活。养殖场的员工中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士、硕士甚至是博士,而其余的人则都是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过很少教育。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着很高的抱负,他们不想在养殖场上待更长的时间,但是会在这里工作大概半年的时间,然后以此为跳板找到更好的工作。由于人员变动率高,养殖场就一直需要进行培训,这就使得最好的员工忙于培训新人而没有时间去照料动物,而照料动物才是这些资深员工最拿手的。
2.饲养策略和水的供应
许多养殖场的饲养策略是,在给仔猪断奶的当天不给母猪提供日粮。这种喂养策略的理论是如果不饲喂母猪,断奶过程会进行得更快。在仔猪断奶之后直至母猪下次发情期,许多养殖场也限制母猪的日粮摄入,导致从仔猪断奶到母猪发情的间隔延长。这就延长了非生产天数,降低了养殖场的生产效率。母猪的饮水供应也是许多养殖场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在母猪的育种和妊娠早期阶段水的供应不足会对猪的生殖参数产生消极影响。去年,在中国不同的养殖场获得尿液分析结果显示,母猪尿液浓度过高的现象极为普遍。
3.发情期管理
一些养猪场会分早晚两次进行猪的发情期检查,这种管理方式是很好的。养猪场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母猪发情检查的时候使用的方法常常值得质疑,所得的结果也不准确。工作人员只是在母猪身后巡视,并不对母猪施加刺激,而只是让一头公猪在母猪前面走动。另外的一种方法是使用一只彩色记号笔,插入母猪身体,以测试母猪的静立反射情况,没有进行其他的刺激,这样测得的结果常常是不准确的。
4.人工授精和精子质量
中国的猪养殖户已经掌握了猪人工授精的技术,这一技术已经在中国的养猪场上普遍使用。许多的养猪场的人工授精技术都很不错,但是有些技术还是有待提高的。人工授精的过程中,缺乏对公猪的刺激,精子的质量通常很难控制,因为精子受到了日光照射,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受到了不合适的温度的影响。
5.光照
中国的养猪场上常见的问题就是养猪场的服务区和妊娠区总是缺乏光照。养猪场的员工需要携带照明灯走动,以防碰到养殖区里的木箱子。其他的养猪场则故意把灯光关掉以节省电力成本。其他的挑战是,有些养猪场中有些母猪能得到充足的光照,而在不远处的母猪则被圈养在半暗的猪栏之中。尽管许多的中国养猪户在猪育种方面面临着这些挑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他们改善和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很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