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解析“养猪周期”为何物以及其中奥妙
2015/3/13 8:34:2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国家统计局今日宣布,中国2月CPI同比增长1.4%,预期增长1.0%,前值为0.8%;PPI同比下滑4.8%,为连续第36个月下滑。华泰宏观研究团队表示,猪周国家统计局今日宣布,中国2月CPI同比增长1.4%,预期增长1.0%,前值为0.8%;PPI同比下滑4.8%,为连续第36个月下滑。华泰宏观研究团队表示,猪周期影响了中国此次物价的起伏,猪肉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较大。而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2015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还将下行或者低位震荡,从而拉低CPI数据。
以下为分析全文:
1、判断猪周期的走势对于CPI的判断非常重要,从历史数据来看,CPI同比走势和猪肉同比比较一致,猪肉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较大。2012-2015年,猪肉在CPI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27%、3.20%、3.17%和3.21%。当猪价上涨超过30%时,会拉动CPI指数1个百分点以上。
2、猪周期存在吗?第一,猪周期确实存在,周期大概在3-4年;第二,每一轮猪周期的形态并不一致,波峰、波谷、周期长度都有一些差异;第三,此轮周周期显然与之前的2轮猪周期差异较大,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于这种差异找出原因。
3、传统的观点认为供给周期决定猪周期的形成。由于猪肉被认为是必需品,因此也被认为是需求零弹性,需求曲线因此更接近一条直线。那么猪肉的价格唯一由供给决定。因此蛛网理论较好的描述了猪周期的形成。
4、传统的供给周期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目前这轮猪周期为什么没有腾飞,我们尝试着对此进行理论上的解释,我们认为这轮周期没有腾飞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猪肉需求不旺盛、增速下滑;居民消费习惯变迁制约猪肉需求;进口猪肉替代国产猪肉;规模化养殖降低生产成本;玉米价格增速放缓避免了猪粮比迅速上升。
5、目前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已经低于2010年的低点。2014年1月以后,猪粮比一直处于盈亏平衡点6以下。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在价格走低的背景下还有下滑的趋势。那么新的一轮猪周期有可能起飞吗?答案是肯定的。凡事都是物极必反。当价格继续走低时,养猪户一直处于盈亏平衡线以下,那么就会降低存栏量,甚至会降低能繁母猪存栏量,当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产生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如果2015-2016年,中国经济能进一步企稳,那么需求面因素就会稳定,供给面因素重新占据上风,这时候,新一轮猪周期很有可能腾飞。
6、那么该如何理解猪周期呢?综上所述,可见猪周期不仅仅是由供给周期决定,需求面也对猪肉周期有着很大的影响,近几年这一影响正越发显著。经济增速下降后,会通过猪肉需求和生产成本两个渠道影响猪肉价格。目前这轮猪周期没有腾飞主要的原因在于需求的因素成了主角,虽然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在下降,但是需求下降的更多,才导致了价格的进一步走弱。
7、猪周期不会因为规模化养殖而消失,变化的只是波动的幅度和波峰、波谷的相对位置。随着规模化养殖范围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猪周期的波动幅度可能会变小,但不会消失。美国和中国一样具有猪周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