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电桩商业模式创新:设施运营“有利可图”
2015/4/23 8:33:3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按照服务车辆类型和领域的不同,新能源充电设施一般包括公共专用、私人自用和社会公用三类;而从建设属性来看,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公益性和和市场化两种。在建设初期,公益按照服务车辆类型和领域的不同,新能源充电设施一般包括公共专用、私人自用和社会公用三类;而从建设属性来看,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公益性和和市场化两种。在建设初期,公益性充电设施对市场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而在地方政府的补贴下,当前的充电设施建设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民营资本进入动力不断加强。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充电桩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能源变现的渠道,也是能源数据流量的导入端口。在数据为王的互联网时代,率先对其进行布局,无疑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
政策扶持民营资本抢滩
在今年1月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工信部将协调推进充电设施政策,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领域,加强对新型充电设施和装备技术的研发支持。
据了解,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出相关利好政策。例如,北京市今年将在京哈、京开等7条高速公路上建立公共充电桩。为快速推进公共充电桩建设,北京市发改委还将在建设费用上给予30%的补贴。此外,上海、深圳等地也已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以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
地方政府的补贴降低了建设成本,而2014年发改委《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出台,则明确了电动汽车用电的各类电价优惠措施。《通知》指出,对于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价格优惠,执行大工业电价,并且2020年前免收取基本电费。依此规定,预计将会减少用户购电成本18%左右,充电站的盈利模式有望形成良性循环。而充电设施盈利模式的显现,也调动了民营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