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检总局:智能坐便器四成不合格 中日马桶盖质量无显著差异
2016/1/18 8:46:29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近日,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智能坐便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和行业调查。结果显示,抽查的智能坐便器产品合格率仅为60%,市面上的外资及国内主流品牌样品均合格,近日,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智能坐便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和行业调查。结果显示,抽查的智能坐便器产品合格率仅为60%,市面上的外资及国内主流品牌样品均合格,大部分不合格产品由国内中小企业生产。
据了解,这次抽查一共抽查了15个省市、45家生产的45批次智能坐便器产品,整体式智能坐便器25批次,独立式坐便器也就是智能马桶盖20批。经过检验,有18家生产的18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13批次为整体式坐便器,5批次是智能马桶盖。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耐热和耐燃安全水位技术要求、水箱安全等技术项目。
相关质监机构分析指出,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企业过于注重产品的外观而忽视产品的安全。在座圈生产的过程中,没有或者未足量添加阻燃剂。第二部分是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采购监督机制,对采购等配件把关不严。
2015年年初中国游客到日本去抢购智能马桶盖的消息曾经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国产品牌的智能马桶盖质量是不是真的比外资品牌差一大截呢?对此,质检总局组织相关的检测机构给出了一个比对结果,虽然在产品工艺设计方面中日品牌出现差异,但是中日主流品牌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安全性能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最大的差距是在品牌实力。另外从标准和功能的对比来看,中日产品对于产品性能和安全性要求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产品具备的功能方面,无论是国产还是国外品牌一般都具备像温水冲洗、暖风座圈加热等等功能。部分高端产品还会增加按摩、抗菌等功能。而从安全和性能对比来看,同样主流品牌和日资品牌的差异不大,但是部分国产小品牌的产品在防火、防触电等等安全指标上存在不合格的现象。所以目前中日主流品牌产生的差距,主要还是集中在品牌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究其原因可能跟国内产业起步晚,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