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聚酯薄膜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6/11/23 17:41:3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经过 30 多年特别是近 5 年的迅猛发展,中国 BOPET 薄膜产业的生产能力迅速提升,由最初主要依靠进口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 聚酯薄膜从早年应用于磁带基膜、胶片到各类食品、饮料、医药的包装,发展至今,产品的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了转印经过 30 多年特别是近 5 年的迅猛发展,中国 BOPET 薄膜产业的生产能力迅速提升,由最初主要依靠进口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 聚酯薄膜从早年应用于磁带基膜、胶片到各类食品、饮料、医药的包装,发展至今,产品的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了转印、标签、电子、电气、太阳能背板材料、 LED 灯、 OLED灯及建筑材料等领域, BOPET 薄膜的高清晰、高阻隔、热收缩、可热封等特性也得到不断挖掘。
由于行业投资的增长,目前行业总体产能整体上超越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呈现阶段性的产能过剩。
中国BOPET薄膜产能需求变化情况表 (单位:万吨)
由上表可以看出:近年来, BOPET 薄膜的总产能大于总需求。 2010 年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BOPET 薄膜市场出现供需平衡现象。 2011 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新增产能的投产,造成 BOPET 薄膜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BOPET薄膜的需求增长率比较平稳,而产能增长率则呈现出较大波动。产能增长率于2013 年度达到峰值,此后两年由于普通聚酯薄膜市场的过度竞争导致行业内企业利润低下,产能增长率逐年下降。据 BOPET 薄膜专委会预计, 2016 年产能增长率只有 3.9%。
但这种产能过剩,属于结构性产能过剩。国内目前 BOPET 薄膜的产品结构偏重于普通类的包装膜(软包装),随着下游客户对产品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运用于电子产品、电气电机、包装装饰、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特定用途的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由于国内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导致供给不足, 仍需依靠进口。总体来看,国内聚酯薄膜行业显现“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2005-2015年聚脂薄膜、片、板材产品(税则号为39206200)进出口数据
由上表可以看出:一方面, 2005 年至 2014 年,国内聚酯薄膜、片、板材产品每年进口量持续增长, 2013 年、 2014 年产品进口金额达到 30 亿美元,说明国内聚酯薄膜市场仍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近十年来,聚酯薄膜产品的进口均价显著高于出口均价,且进出口产品的每吨价差呈现扩大的趋势,由此可反映出进口产品的附加值较出口产品要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