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种子市场规模预测及行业发展趋势
2016/12/23 10:29:1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育种技术变革,基因育种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基因育种技术包括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等等。转基因育种与传统常规育种的区别在于新品种研发时间短,且作物产量高,适应性广,能够适应种植者的需要。转基因种植在全球发展势头非常迅猛。1996-2015年间育种技术变革,基因育种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基因育种技术包括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等等。转基因育种与传统常规育种的区别在于新品种研发时间短,且作物产量高,适应性广,能够适应种植者的需要。转基因种植在全球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1996-2015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增至1.8亿公顷,20年内增长了100倍;种植国家由7个增至28个,增长了3倍。国内转基因育种技术也发展得比较快。目前,棉花、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五大作物实现了转基因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深度结合。但是,在转基因育种商业化推进方面,特别是主粮转基因育种商业化的发展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第一是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小。据统计,2015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为370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1.8亿公顷)的比重仅为2.06%,远远少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和加拿大。第二是转基因育种商业化仅限于少数经济作物品种(棉花、木瓜和杨树),在主粮作物上还没有实现育种商业化。
基因育种技术商业化还有待于政策突破。目前政策暖风频出,一旦政策出台,转基因育种商业化将会迅速发展起来。重点关注转基因农产品新品种审定办法的出台,国内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在主粮基因技术研发方面有投资布局,其中隆平高科和大北农布局时间比较早,投资力度比较大。
国内种子公司在基因技术研发方面的布局
公司在基因育种技术研发方面的布局1、神农基因2015年4月23日与5位科研人员(曾翔、李新鹏、张维、龙湍、安保光)合资设立波莲基因。波莲基因主要业务是新一代育制种技术——新型SPT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商业化应用。2、隆平高科全资子公司湖南隆平杂交水稻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生物基因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基因产品开发有关仪器、设备的生产、销售;2013年参股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比例43%,是第一大股东。该公司是“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平台”承建单位,拥有分子育种、生物信息、种质创新、种子质量检测和品种测试等方面的研发与技术服务平台。3、荃银高科2015年9月,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同申报的课题“转基因抗虫玉米‘双抗12-5’产业化研究”获农业部立项,并核准补助经费4256.21万元。2013年参股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比例3%。4、丰乐种业2013年参股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占比15%,为第三大股东,该公司是农业部牵头组建的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5、农发种业子公司湖北种子集团参股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6、大北农全资子公司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建了国际领先的高效率、高通量的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的转化体系,搭建了商业化载体构建的质控平台;已建成的高通量转化事件筛选平台及侧翼序列分析平台,为筛选符合法规要求的转化事件提供实验依据。子公司金色农华参股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登海种业公司参与了国家863项目“转基因技术培育优质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1996-201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大量增加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行业整合加速进行。行业集中度远低于发达国家。2015年,国内前50强的市占率是35%,而2014年全球前4大种子企业的市占率是49%,差距明显。2011年,种业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核心产业之后,政策在科研体制管理、品种审定管理、促进事企合作、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发力,以支持大企业发展。政府对于种业发展有着明确的目标,即到2020年前50强市占率提高至60%。现状和目标有较大差距,所以,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将成为常态,建议重点关注具有国资背景、战略上重视并购发展的种子公司,他们有可能在行业整合大潮中脱颖而出。
2010-2015年全国种子企业数量明显减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2015 年前50 强种子企业市占率是3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国内扶持种业公司发展的相关政策一览
时间文件主要内容2011.4.10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法律法规,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2012.12.2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到2015年,初步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结合的育种新机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基本完成与其所办种子企业“事企脱钩”;以西北、西南、海南为重点,初步建成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前5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种子法律法规更加完善,监管手段和条件显著改善,通过考核的种子检验机构年样品检测能力达到40万份,例行监测的种子企业覆盖率达到30%。2013.12.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以种子企业为主体,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保护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合法权益,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2014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联合下发(农种发(2014)4号)决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中国农业大学玉米改良中心等四家中央级科研机构开展为期3年的种业权益比例改革试点工作,目的在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激发科研人员育种创新活力,保护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合法权益。2015十三五规划发展现代种业2015.11.25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海南省政府联合印发《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专门划定了26.8万亩适宜南繁科研育种的区域,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用途管制;要力争用5-10年时间,把南繁基地打造成为服务全国的用地稳定、运行顺畅、监管有力、服务高效的科研育种平台。2016中央一号文件将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发展单作一条,文件要求“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并对成果权益分配,国家级育种基地建设也作了规划。2016.8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种业改革单位扩大至种业科研领域的中央级和各省(区、市)属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要整体推进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北京、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等省(市)作为改革重点省份,要发挥科研和产业优势,深入推进,率先突破;其他省(区、市)要结合实际,选择部分科研教学单位开展试点,根据进展情况,逐步扩大范围。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16/17种植年,两杂种子市场供求趋松,价格承压,重点关注优势品种的市场表现。供给方面,制种面积增加,两杂种子制种量上升得比较明显。再加上较大的有效库存,市场供给比较充足。需求方面,前期玉米价格低迷,且常规稻压缩杂交稻种植面积,预计需求有所减少。制种量上升叠加需求量减少,期末余种量明显上升,价格承压。品种方面,新老更替现象延续,建议关注优势品种的市场表现。其中,杂交玉米种子市场的新优势品种主要有登海605、隆平206、隆平208、登海618等;杂交水稻种子市场的新优势品种主要有 “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
国内两杂种子市场的主要优势品种
种子市场传统优势品种新优势品种杂交玉米郑单958、先玉335、登海605、隆平206、京科968登海618、隆平208杂交水稻Y两优1号、深两优5814、五优308、天优华占、扬两优6号丰两优香一号、岳忧9113、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16/17年全国杂交水稻制种量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16/17 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16/17 年全国杂交水稻余种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16/17 年全国杂交玉米余种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2000-2014年全国杂交玉米种子市场CR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