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石化产品的结构性行情及未来展望分析
2016/12/30 10:23:2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1、过去五年国内主要化工品需求增速 聚乙烯需求良好聚乙烯增速明显向好,由于网购及农膜需求较好,增速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整体来看,与日用相关的产品需求较好,如化纤、塑料等;与地产相关的需求较弱,如PVC等;中国主要化工品需求增速数据来源1、过去五年国内主要化工品需求增速 聚乙烯需求良好
聚乙烯增速明显向好,由于网购及农膜需求较好,增速一直处于领先位置;
整体来看,与日用相关的产品需求较好,如化纤、塑料等;与地产相关的需求较弱,如PVC等;
中国主要化工品需求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当前油价背景下 石脑油路线乙烯盈利良好
乙烯价差持续扩大,盈利向好。当前乙烯与石脑油价差约600-700美金/吨,而历史平均为400美金/吨,盈利情况良好。
乙烯投资门槛高,下游需求旺盛。目前全球乙烯需求量1.4亿吨,商品量仅400万吨/年,价格杠杆十足。乙烯在全球范围内需求增速与GDP同步,尤其是来自聚乙烯的下游需求旺盛。
乙烯与原料石脑油价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乙烯下游需求旺盛
聚乙烯引领乙烯下游需求增长。2015年中国的乙烯产量为1714.6万吨,但是当量需求约3800万吨。其中下游占比中约60%为聚乙烯,过去10年间的需求增速超9%,主要来自于网购包装材料、农膜的新增需求带动。
新增产能放缓,煤化工路线成本优势不明显。当前油价背景下,煤化工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未来来自美国规划的产能近1000万吨产能预计在2018年逐渐释放,但是进度延期,预计仍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
中国聚乙烯的需求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乙烯的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看好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机会
未来美国供应量充足。传统丙烷多以从中东进口,未来北美出口竞争力增强。据2016年3月份数据,丙烷预计2015年出口量为19万桶/天(约570万吨/年),2016年增加14万桶/天(约420万吨/年),2017年增加10万桶/天(约300万吨/年)。
丙烯与丙烷价差有望扩大。主要来自于丙烯的下游应用扩展,丙烷脱氢相对于石脑油路线、煤化工路线的成本优势。
美国丙烷的供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丙烯与丙烷价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聚丙烯需求旺盛
聚丙烯供需格局向好。2015年中国聚丙烯2009万吨,其中进口322万吨,需求同比增长16%。过去15年间PP的需求平均增速为10%,认为未来国内PP的需求仍能超越GDP的增速。聚丙烯在新增应用(食品饭盒、无纺布等)持续增长,加上回收料使用量减少,未来前景良好。而未来国内聚丙烯行业除煤化工外,新增产能有限。
中国聚丙烯的需求旺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丙烯的下游需求拆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6、丁二烯新增供给有限 需求受汽车工业带动
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丁二烯仍然保持长期需求增长。
丁二烯的主要下游是合成橡胶,超过65%以上;其余主要是用于生产ABS、丁腈橡胶、丁苯胶乳等。
丁二烯当前价格反弹,但与历史价格相比仍有上涨空间。
石脑油裂解乙烯产业流程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丁二烯的主要下游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7、未来丁二烯有望长期紧缺
石脑油路线的乙烯新增产能放缓,对应丁二烯副产的数量减少。
LPG相对于石脑油的价格优势,LPG代石脑油裂解乙烯对应丁二烯副产减少。
如果美国页岩气乙烯投产,则有可能对国内石脑油裂解乙烯的开工负荷产生影响。
石脑油裂解乙烯占比趋于减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8、美国页岩气出口 LPG 具备成本优势
乙烷的冲击:2014年,美国成为乙烷的净出口商,预计净出量将由2015年的6万桶/天增长到2017年的23万桶/天。2016年初,美国计划从宾夕法尼亚州的Sunoco设施出口乙烷到INEOS的苏格兰和挪威工厂用于石化原料。Enterprise计划出口乙烷到欧洲和印度的Reliance工业,出口能力24万桶/天。
丁烷的冲击:美国的丁烷净出口量从2013年的1万桶/天增长到2015年的8万桶/天,预计2016年的出口量为15万桶/天,2017年为16万桶/天。
中国乙烷的产量及出口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丁烷产量及出口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9、天然气行业影响 海外现货 LNG 优势凸现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推广潜力巨大。但当前价格与可比能源相比没有优势。
海外高价长约逐渐消化,现货价格具备比较优势。至2016年1月,全球天然气液化产能为3.015亿吨/年,在建产能1.415亿吨,预计2016年新增4150万吨的年液化能力。
原油与天然气价格关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LNG终端接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海外LNG供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0、看好未来天然橡胶行情
天然橡胶收割的高峰期已过,未来增量有限。
丁二烯带动合成胶价格上涨,与合成胶价格倒挂,而天胶性能优于合成胶,未来有替代空间。
对于超载的查处,未来对于橡胶的边际需求增加。
前三季度主要产胶国产量(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天胶与合成胶价格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