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国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及进口需求分析
2017/12/25 13:24:4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半导体材料是指电导率介于金属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在欧/厘米之间,一般情况下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是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半导体材料市场可以分为晶圆材料和封装材料市场。其中,半导体材料是指电导率介于金属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在欧/厘米之间,一般情况下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是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
半导体材料市场可以分为晶圆材料和封装材料市场。其中,晶圆材料主要有硅片、光掩膜、光刻胶、光刻胶辅助设备、湿制程、溅射靶、抛光液、其他材料。封装材料主要有层压基板、引线框架、焊线、模压化合物、底部填充料、液体密封剂、粘晶材料、锡球、晶圆级封装介质、热接口材料。
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半导体材料领域,高端产品市场技术壁垒较高,国内企业长期研发投入和积累不足,我国半导体材料在国际分工中多处于中低端领域,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美、日、欧、韩、台湾等少数国际大公司垄断,国内大部分产品自给率较低,基本不足30%,主要依赖于进口。另外,国内半导体材料企业集中于6英寸以下生产线,目前有少数厂商开始打入国内8英寸、12英寸生产线。
例子:硅片是最主要的半导体材料,单晶硅片直径越大,所能刻制的集成电路越多,芯片的成本也就越低。目前,硅片主流产品是12英寸,其次是5-8英寸的。12英寸硅片也就是300mm硅片,自2009年起成为全球硅圆片需求的主流(大于50%),据统计,2015年12寸硅片占比最高,达到63.1%,8英寸硅片占比高达28.3%。12英寸硅片主要用于生产90nm-28nm及以下特征尺寸(16nm和14nm)的存储器、数字电路芯片及混合信号电路芯片。硅片市场前5位供应商就占据91%左右的市场。目前,8寸的硅片生产厂商在国内只有有研新材一家,且仅仅能满足国内市场不到10%,12寸硅片目前全部采用进口。
不同种类半导体材料的国产化程度
材料类别用途相关企业国产材料市场占比硅晶片全球95%以上的半导体芯片和器件是用硅片作为基底功能材料生产出来的有研硅研、浙江金瑞泓、合晶、国盛、上海新傲、上海新阳(待投产)主要以6寸及以下为主,少量8寸,12寸靠进口光刻胶用于显影、刻蚀等工艺,将所需要的微细图形从掩模版转移到待加工基衬底北京科华、苏州瑞红为主、飞凯材料&强力新材产品以LCD、PCB为主,集成电路用光刻胶主要靠进口,对外依存度80%以上电子气体&MO源广泛应用于薄膜、刻蚀、掺杂、气相沉积、扩散等工艺苏州金宏、佛山华特、大连科利德、巨化股份、南大光电(MO源)对外依存度80%以上CMP抛光液用于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硅片的抛光上海新安纳、安集微电子国产化率不到10%CMP抛光垫用于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硅片的抛光时代立夫、鼎龙股份(在研)国产化率不到5%电镀液上海新阳小部分实现国产替代超纯试剂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性配套材料,主要用于芯片的清洗、蚀刻江化微、晶瑞股份、华谊、上海新阳、凯圣氟等部分品类国产可满足,国产化率3成溅射靶材用于半导体溅射宁波丰电子、有研亿金大部分进口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我国集成电路应用领域主要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前三者合计占比达83%。2015年,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实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开始运作,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3609.8亿,同比增长19.7%;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2017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2201.3亿元,同比增长19.1%,预计到202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维持20%以上的增速。
我国近年来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维持20%的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进口商品中,集成电路连续稳居第一,近五年集成电路进口额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进口替代需求大。
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000亿美元之上,进口替代需求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年6月,国家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2014年9月,为了贯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正式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规模达1387.2亿元,基金将60%以上的基金投向了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同时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截止2016年10月,“大基金”已经投资了37个项目,29家企业,承诺投资额为683亿元,实际出资429亿元,在承诺投资额占比方面,IC制造业占60%,设计占27%,封测占8%,装备占3%,材料占2%。
2015年-2030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发展目标
集成电路产业链2015年2020年2030年材料与设备65-45nm关键设备和12英寸硅片投入使用进入国际采购体系IC设计接近国际一流水平16/14nm量产主要环节到达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IC制造32/28nm量产IC封测中高端封装测试收入占比达30%以上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另外,由于各地方政府对半导体产业支持力度加大,英特尔、联电、力晶、三星、海力士、中芯国际等大厂纷纷加码晶圆厂建设,根据统计,在2017-2019年间,预计全球新建62条晶圆加工产线,其中在中国境内新建数量达到26条;各大IC制造业厂商都加码中国市场,扩张IC制造产能。半导体制造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半导体材料,对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将随着增加,上游半导体材料将确定性受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