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我国IVD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2018/3/11 14:31:2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根据《中国体外诊断蓝皮书》的统计,近五年我国IVD行业保持19.6%的快速复合增长,2016年行业规模(工业口径)达到491亿元,增速远高于医疗器械行业和医药行业增速。同时可以看到,虽然我国IVD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整体规模尚小。特别是在根据《中国体外诊断蓝皮书》的统计,近五年我国IVD行业保持19.6%的快速复合增长,2016年行业规模(工业口径)达到491亿元,增速远高于医疗器械行业和医药行业增速。
同时可以看到,虽然我国IVD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整体规模尚小。特别是在人均检测费用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据统计,2015年我国IVD产品人均消费仅2.3美元,而欧洲的平均值为20美元,日本为36美元,美国达到77美元,由此可见我国IVD市场潜力大。
我国IVD行业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需求端看,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各类疾病的高发病率,以及诊断对检测的高依赖度逐年提高,形成了对检验消费的较大需求,推动IVD市场持续扩容。
我国医疗机构历年总诊疗人次(亿次)
疾病分类代表项目每年新增病例(万例)就诊率单例诊断费用(元)年新增诊断费用(亿元)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330.780%53614.2肿瘤各类肿瘤标志物185.665%470056.7内分泌疾病甲功、糖尿病1300.575%56054.6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标志物843.070%29517.4血筛血液筛查,核酸检测150.278%8259.7优生优育早孕、激素检测260.045%1531.8IVD市场规模年增量合计(亿元)154.3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中国体外诊断蓝皮书》的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免疫诊断市场规模达到162亿元,在我国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比达到33%,预计未来将保持25%左右的增速。当前,免疫诊断已超过生化诊断(占比27%)成为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的主流。然而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免疫诊断仍然有替代生化诊断继续扩大的空间。据多家机构的统计数据,发达国家生化:免疫市场规模平均约为1:2,预计随着技术创新不断推进、高端检测需求的不断提升,IVD子市场的份额将逐步向发达国家靠拢,免疫诊断有望进一步巩固其主流诊断地位。
我国免疫诊断细分市场规模(工业口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我国分子诊断行业呈快速发展之势,除传统PCR技术外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等技术逐步由科研向临床应用转化落地。目前,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约为25亿元。12月5日,卫计委发布《关于印发感染性疾病相关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技术指南和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个体化分子诊断服务技术,引导分子诊断行业发展。目前,我国分子诊断产品应用少、诊断服务规模小,行业仍处于创新发展的初期,我们认为未来分子诊断行业有望在政策、资本以及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实现快速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粮餐饮美食地图青岛站发布团膳油新品,为行业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 慧博科技「抖音互动2.0」全新升级!618大促拉新、复购、转化一键闭环,引爆抖音店铺销量
- 5月13日晚8点京东心动购物季开启 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上加补”
- 10万公里、1947亿元、3.5亿吨……多领域“硬核”成绩单支撑经济发展稳步向前
- “四好农村路”带火“乡村游” “白加黑”多业态融合点亮乡村旅游新消费
- 值得买消费产业研究院发布《2025年一季度消费数据报告》:提振消费、场景赋能、品质升级
- 从零食品牌到社区生活枢纽,故事良品省钱超市开启零售新篇
- 中宁枸杞:千年道地瑰宝,一“杞”奔赴未来
- 2025长三角应急展会丨CTRLPA肯卓 推动声防技术替代传统预警技术
- 五指山红茶亮相中国品牌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