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间游出致富路
2020/9/21 10:21: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连山叠翠、绿野接天,一汪碧水镶嵌于群山之间。猕猴在山林中纵跃蹦跳、啼声不住,游人置身此地,可涤荡喧嚣,深度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片藏在京郊西南的世外桃源,就是北京市连山叠翠、绿野接天,一汪碧水镶嵌于群山之间。猕猴在山林中纵跃蹦跳、啼声不住,游人置身此地,可涤荡喧嚣,深度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片藏在京郊西南的世外桃源,就是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西太平村。上世纪80年代,西太平村靠养羊致富。近些年,为保护生态,村集体带头退了牧,为了让百姓的“钱袋子”再鼓起来,自2016年起,西太平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引,开始发展旅游产业。今年7月底,太平天池景区正式运营,游人如织、商机勃发,解决了低收入户的就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村民提供了更宽广的致富前景。
走进太平天池景区,山泉水沿七彩石棱缓缓流淌,与飞流而下的瀑布遥相映衬。踏上天池山巅,四面环望,群山交错、满目苍翠,待到云雨初霁,氤氲水雾盘绕如龙,连同山体倒映在天池,仿佛仙境入凡间。在猕猴谷,数百只猕猴在峡谷中呼啸而过,姿势各异,攀爬纵跳。倘若大家游兴未尽,可到水畔餐厅慰藉五脏,品一口野生手作的黄芩茶,夹一箸嫩滑鲜美的炖湖鱼,尝一味自古相传的土月饼,必能大饱口福。
“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不能外出工作,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挣工资,还方便照顾老人,现在的日子真有了盼头。”太平天池景区餐厅的厨师赵兰英感慨地说。如今,景区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百姓守家待地地实现增收致富。
有的村民看好旅游发展的前景,盘活闲置民房,开办农家院。李树然以前是养羊大户,退牧后他收起牧羊鞭、当起民宿主、吃上旅游饭。“房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搞经营,去年就有了3万多元收入,景区开张后,我就更忙喽”。他兴奋地说。
景区开业后,吸引来不少游客。村民们卖起了豆角、花椒、李子和山杏等土特产。村民王雪芬说:“以前柿子卖不出去,烂在树上都没人摘,现在游客多了,都想买些土特产。我们自家种的粮食蔬菜,城里人也都喜欢。”
随着太平天池景区的建设,西太平村164人92户低收入户已全部脱低。景区开业1个月就收入30余万元,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
“脱低不是终点,我们要继续壮大集体经济,把政策‘输血’彻底转变成自身‘造血’”。西太平村支部书记李玉丰说:“未来村里将把景区经济升级成文旅产业,除了打造精品民宿、文创IP等特色配套外,还要将文化历史与乡村生活体验融入进去,以村域整体打造乡村文旅产业链条,带动村民创业致富,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休闲体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为乡村旅游增添新动力
- 下一篇:国网出台九项举措 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