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农创达分享膜式堆肥技术案例,获清华大学李十中教授好评
2021/4/27 20:49:12 来源:中国周刊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环保产业关注的焦点,对于碳排放有极大减排作用的膜式堆肥技术受到业界关注,定位“有机固废膜式堆肥技术智慧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中农创达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202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单位会员创新技术应用案例分享会”于第22届环博会期间同期召开,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农创达分享《城乡有机固废膜式堆肥技术介绍及应用实践》,受到案例点评专家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的好评。(中农创达市场总监杨述智分享)
今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环保产业关注的焦点,对于碳排放有极大减排作用的膜式堆肥技术受到业界关注,定位“有机固废膜式堆肥技术智慧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中农创达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
国家对环保一直在提标加速,2021年1月份,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种养结合、以用促治方式,采用经济适用的肥料化、能源化处理工艺技术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
本次分享会上,中农创达市场总监杨述智分析目前国内有机固废处理的概况和痛点,并详细介绍中农创达的解决方案、CAC膜式堆肥技术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中农创达市场总监杨述智分享)
他提出,现有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不环保、投资和运行高成本、无收益或低收益”,而膜式堆肥技术是唯一能同时满足环保化、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要求的技术,中农创达对该技术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研发了多款配套设备,申报10余项专利,成为国内首家能提供原地原位预混发酵技术设备的供应商,可大幅节省人工、场地和提高效率,使得该项技术除了应用于畜禽粪污、有机肥厂、粪污处理中心之外,也适用于污水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园林垃圾处理中心等领域。
据杨述智介绍,我国早期引进膜式堆肥技术是应用于脱水污泥应急工程,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发酵实现有机废物的无害化,之后再进行陈化,整体过程用时需要约56天,致使发酵周期和场地极大的限制了处理能力。
而中农创达依托中国农科院环发所技术指导优势,通过对微生物菌剂和技术工艺上的不断革新,实现了发酵过程原位发酵、原位处理,极大程度减少人工和场地,省时省力省场地,避免人为操作误差,同时把发酵时间缩短到15-20天左右。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李十中教授)
在报告之后的专家点评环节,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李十中教授高度评价CAC膜式堆肥技术,他表示,CAC膜式堆肥技术是目前国内先进的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它的环保性能好,适用范围广,而且发酵产物质量稳定,同时李教授也对CAC膜式堆肥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期待,他表示未来可以在发酵过程的传质传热上加大研发力度,将发酵时长缩短到10天左右。
我国主要固废有机废弃物年产量达到45.5亿吨,有效处理率不足60%,CAC膜式堆肥技术等创新技术的出现,将力促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率的提升,对改善我国土壤环境、人居环境和减少水土气污染,有着极大助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