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船订单量屡创新高 中韩造船业“难分伯仲”
2022/1/30 10:12:03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10月全球造船订单总量为213万修正总吨(简称“CGT”),其中韩国船企承接的船舶订单达112万CGT,赶超中国位居全球第一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10月全球造船订单总量为213万修正总吨(简称“CGT”),其中韩国船企承接的船舶订单达112万CGT,赶超中国位居全球第一。
尽管10月份韩国承接订单超过中国,但前个月中国订单量依然保持第一。今年1到10月,全球累计订单量4099万CGT,同比大增162%,其中中国接单量最大,为1993万CGT,其后为韩国(1579万CGT)和日本(371万CGT)。
造船市场生机勃勃
中韩造船订单拉锯战于今年全球造船业报复性增长,新船订单保证。
韩国进出口银行(KDB)海外经济研究院10月28日发布的《海运·造船业2021年第三季度动向及2022年度展望》报告预测,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将超过4100万CGT,同比增长80%,订单总价值将达965亿美元。
报告指出,前三季度韩国造船业累计承接新船订单量达到1457万CGT,同比增长306.6%。
以船型而言,韩国船企前三季度集装箱船订单量约590万CGT,占比40.5%;LNG船订单量约399CGT,占比27.4%;油船订单量约167.6万CGT,占比11.5%;LPG船订单量约153万CGT,占比10.5%。集装箱船和LNG船订单大幅增加,占前三季度接单总量的比例高达67.9%。
报告分析称,今年以来集装箱船、LNG船建造市场之所以生机勃勃,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呈现好转趋势,再加上随着国际海事环保新规的不断强化,引发了船东们的再投资热情。此外,老旧船舶更新换代导致的新投资以及全球LNG市场的活跃等因素也对新造船订单的增加产生了影响。
KDB海外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宗瑞表示,集装箱船具有消耗大量燃料、定期航行的特征,受环保新规的影响最大。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班轮公司的收益大幅提高,为应对将于2023年实施的环保新规,正在加大新投资力度。
中国船企订单不断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9243.9万载重吨(简称“DWT”),同比增长32.3%,比2020年底增长30.0%。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034.0万DWT,同比增长6.2%;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415.6万DWT,同比增长223.3%。
近期,中国船企新增订单不断。卡塔尔石油公司10月3日宣布,已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订购了4艘新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订单价值超过28亿卡塔尔里亚尔(约合50亿元人民币)。去年4月,卡塔尔石油公司与中国船舶集团签订了200亿元LNG船建造项目协议,成为中国船企迄今为止签订金额最大的新造船协议。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咨询师张永峰表示,从目前的订单状况来看,主要是集装箱船舶订单和散货船舶订单涨得比较快。
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副总经理林青山也表示,今年的订单非常火爆,大多数中国骨干船厂都已经完成了全年的接单计划。
韩国单船三倍造价
根据克拉克森的最新数据,今年9月全球新船订单量116艘328万CGT,其中中国船企接单75艘195万CGT,市占率高达60%,持续位居全球首位。相比之下,韩国接单量仅为14艘91万CGT,市占率28%。
继8月之后,韩国船企接单量又一次落后于中国,而且9月份韩国船企接单量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更是从前8个月平均42%的水平骤降至仅28%。
对此,韩国造船业界认为,由于韩国三大造船企业已经承接了可以满足到2024年为止的稳定的造船物量,考虑到新造船价上升的趋势,韩国调整了经营策略,转为以高附加值船舶为中心进行选择性接单。
韩国造船业特别强调,今年9月,韩国承接的新船订单单船造价约为1.7亿美元,接近中国承接的新船订单单船造价6000万美元的3倍,韩国所接订单含金量更高。特别是到9月份为止,韩国承接了全球成交的46艘14万立方米以上LNG船中的45艘,市场份额达到98%,证明了其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韩国造船业人士指出,船价上涨加上船位不足,导致最近航运公司之间为了提前确保船位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这种趋势很有可能持续到2030年,届时韩国造船业的业绩也将持续改善。
调整策略打破窘境
今年以来,中国船企累积接单量市场份额已超过韩国10个百分点,在中韩接单量的年度比拼中占据主动。而韩国造船企业在已经确保稳定的订单量的基础上,已经调整了接单策略,转为以高附加值船舶为中心进行选择性接单。在今年剩下的两个月里,韩国能否反超中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从高附加值船方面看,韩国依然有优势,韩国造船企业今年以来已承接了全球62艘大型LNG船订单中的57艘,横扫了92%的订单。其中,现代重工集团承接了27艘,三星重工承接了19艘,大宇造船承接了11艘。
而我国沪东中华承接了5艘大型LNG船订单,其中包括卡塔尔能源公司的4艘,以及今年7月与中船租赁签署的1艘。在LNG船建造市场,与韩国有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虽然新船订单量持续领先,但中国船企却面临“增量不增利”的窘境。
在接单大增的背后,由于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船厂“增量不增利”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今年前8个月,我国470家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1.6亿元,同比增长10.2%,但利润总额仅有19.4亿元,同比下降21.8%。75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利润总额9.9亿元,同比下降14.7%,这一数据比前7个月的7.5%再下降7.2个百分点。
有专家表示,虽然近期新造船价格涨幅明显,但原材料价格“过山车式”的行情却导致造船业风险陡增,如果钢材价格不能在短期内迅速回落,今年大量的订单又将成为“毒订单”。一方面,中国船企接单形势大好,而另一方面,盈利形势十分严峻,如何解决成本激增带来的额外压力,成为中国船企所需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面对韩国船企的竞争,中国船企也要尽快调整接单经营策略,毕竟“赚钱第一”才是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基础。(本文综合自中国证券报、国际船舶网、中国水运网等媒体报道)
转自:中国水运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上市猪企利润回升 行业亏损仍难言乐观
- 下一篇:商业银行前三季度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