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金融统计数据释放哪些信号?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2021/6/21 18:09:0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5月12日,人民银行公布了4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5月12日,人民银行公布了4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5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1797亿元。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6.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个和3个百分点。
4月M2余额同比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引发关注。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一是基数效应逐渐增强,去年为应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M2增速较快上升,高基数导致4月M2较快回落;二是财政存款增长较快,政府债券集中发行节奏加快,且4月为缴税大月,导致财政存款新增5777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10631亿元和5248亿元,货币回笼力度加大;三是信贷派生能力减弱,本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增12600亿元和2293亿元。
从市场利率水平来看,4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1%,和上个月持平;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96%,较上月低0.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85个百分点。“目前来看,市场利率总体保持平稳,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与经济基本面相适应,也满足了实体经济的需要。”温彬认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告诉《金融时报》记者,4月份M2等指标下滑更多是基数性因素影响。与去年持续加码逆周期政策相比较,今年货币政策以稳为主。2020年和2021年两年M2均值、新增信贷和社融均高于2019年同期。整体看,国内信贷环境仍保持合理适度。
4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也有所放缓。不过,要看到,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80.79万亿元,同比增长12.7%。而且从结构看,4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同比高0.5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整体信贷增速回落的背景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然不减。
另外,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8个百分点。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293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增452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528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6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1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55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1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0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71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532亿元。
“不必过度关注人民币贷款增加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的现象。”温彬表示,和2019年这一正常年份相比,4月人民币贷款依然呈现为多增。
周茂华表示,从新增信贷结构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居民信贷稳健增长,反映实体信贷需求仍强劲,预示经济延续良好复苏势头。信贷社融规模合理增长,一方面是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实体信贷融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内政策“不急转弯”,继续为经济提供必要支持。
下阶段货币政策取向如何,依旧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对此,央行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经做出明确阐述,即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温彬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还将继续强化结构性调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的支持力度。在基数效应影响下,未来金融数据仍可能出现波动,但M2和社融增速的整体走势将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徐贝贝)
转自:金融时报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 国企向新力 潍柴雷沃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 “源网荷储智”转动零碳园区!固德威赋能打造国内首个重卡风光储充一体化标杆
- 人工智能技术为转型按下“加速键” 钢铁产业正变得更“绿色”、更“聪明”
- 君乐宝连续三年荣膺“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权威认证
- 学习不“将就”,健康要“讲究”:赶考小状元森林氧吧5.0AI重庆旗舰店盛大启幕!
- 京东超市“逢9必拍”升级 跨世纪年份酒1元起拍 引领酒类消费新潮
-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弥勒华融印象葡萄烈酒项目投产揭牌
- 中国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模块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 “影视+文旅”带动“剧中同款”销量增长 主题IP游成文旅消费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