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自贸试验区:打造“国际航材超市”
2021/8/28 13:35:02 来源:国际商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中国是全球航空产业链建设的有力参与者,陕西省是中国航空产业大省,拥有全国四分之一的航空专业人才和高精尖设备,是中国大中型飞机设计、研发、试飞、生产的重要基地。作为高度开放的中国是全球航空产业链建设的有力参与者,陕西省是中国航空产业大省,拥有全国四分之一的航空专业人才和高精尖设备,是中国大中型飞机设计、研发、试飞、生产的重要基地。作为高度开放的全球性产业,航空产业的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021年1月,陕西省唯一的临空型综合保税区--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此后,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功能区会同西安咸阳机场海关及区内企业,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海关监管新模式。
如今,位于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的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通过大数据赋能,优化业务流程,按照上下游企业生产节奏,提前采购储备航材,高效满足企业即时生产需求,已经被国际航材上下游客户赞誉为“国际航材超市”。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管理服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航材的生产周期一般都在8个月以上,加上国际运输,下游企业等不起,成立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就是要发挥数据平台的集成化服务,让企业像在超市采购一样便利。”
“通过数据共享,我们无论是跟海关还是上下游客户,都能无缝对接、协同协作,订单交货周期大幅下降,也帮助企业减少了资金占用,进而能够助推航空企业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负责人汪涛说。
汪涛介绍,受疫情影响,国外很多航材生产企业有现货积压,下游企业也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及时支付货款,所以今年6月开始,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在特种钢生产企业提前多批次采购航空用合金棒材,其中陕西省3家航空锻铸企业因此盘活了整个产业供应链,并达成了长期供货意向。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在前端表现为对企业需求的快速响应,在后端却需要整个仓储管理体系的提升。
最近,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的智慧型仓储模式取得突破。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相关部门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海关的指导帮助下,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依靠“仓储系统联网、库存实时管理、智能卡口核注”的海关监管新模式,重塑仓储流程,保税、非保税货物实现“同仓共管”,一个仓库、一个系统、一套设备、一套人员,就可完成所有业务,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过去我们从国外进口航材,一部分进入保税仓库,一部分进入区外仓库,两个渠道都要运营,都要产生成本,且使用效率都不高。”汪涛说,现在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物流监管过程的可追溯性大大提高,从货物的出入库、调拨、分拣、盘点等一系列流程,时效缩短至原来的近1/10,人力成本也下降近50%。
成立仅9个多月,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已经完成国际航材进出口贸易额3.5亿元,服务客户包括法国赛峰、霍尼韦尔、中航材、中国船舶、庆安制冷、沃拉特等龙头企业,为西北乃至全国的飞机制造和国产商用飞机的高效运维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聚焦打造面向“一带一路”以航空物流运输为基础、航空偏好型产业为核心的临空型综合保税区,已经聚集供应链管理、融资租赁、航空维修等综保区上下游及关联企业80余家,2021年上半年完成进出口额17.65亿元,同比增长90.8%。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功能区探索海关智慧监管模式是陕西自贸试验区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的缩影。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不止航空产业,还有从事跨境电商、进口快件等业务的开放型企业受益于海关智慧监管模式。
每秒获取数据40条,最快仅6秒钟便可完成清关审验,承运人差错率仅为0.03‰;“互联网+进口快件”监管新模式通过全链条智慧监管、开展信用等级管理,国际快件通关审验效率提升30%,当日便可实现转运配送……2020年,凭借出色的通关监管效能,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功能区“互联网+进口快件”监管新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王嘉楠 李倩)
转自: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