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积极推进医疗器械UDI工作 逐步与国际接轨
2022/2/26 12:08:5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期,海南、吉林、广东等多地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工作均在积极推进。各地均要求并帮扶企业按照相关时间节点完成UDI数据库提交及产品赋码工作。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是对医疗近期,海南、吉林、广东等多地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工作均在积极推进。各地均要求并帮扶企业按照相关时间节点完成UDI数据库提交及产品赋码工作。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是对医疗器械进行唯一性识别的一组代码,相当于医疗器械产品的“身份证号”;UDI本质是一种数据信息,既是产品的大数据,也是监管的大数据——从生产厂家到产品供应商,直至使用到患者身上,医疗器械的全生命周期流向都能够展现,有利于精准监管,保障患者安全。通过条形码或二维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及生产相关信息都可以被查看,是创新监管模式,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从推广范围来看,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实施医疗器械全生命流程监管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国内UDI实施标准和政策要求逐步与国际接轨,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有望步入“快车道”。数据显示,自2021年1月1日试点实施第一批医疗器械产品唯一标识工作以来,已有超过60万医疗器械产品实施并具有唯一标识,其中绝大部分产品为耗材产品,尤其是无源植入器械,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和无源手术器械,且多为Ⅲ类产品,与政策要求的实施品种基本一致。
今年9月发布的《关于做好第二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公告》要求,2022年6月1日起生产的第三类医疗器械(包括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应当具有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医疗器械注册人应当在注册管理系统中提交最小销售单元的产品标识,并在产品上市销售前,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追溯。经营企业要做好带码入库、出库,实现产品在流通环节可追溯。
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禁止在医保医用耗材编码信息维护中分解拿码、重复拿码的通知》。内容指出:医用耗材维护企业需于2021年10月31日前,对已维护赋码的耗材产品信息进行梳理,对存在分解拿码、重复拿码情况的数据进行合并修正、重新提交。逾期未完成修正的,将停用有关产品编码。(记者韩璐)
转自:中国经济网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别私域运营烦恼!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线:AI侧边栏+数字员工+文案助手,效率飙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赋能文博游奇妙体验升级
- 重溯长征精神,尽展硬核实力——“爱玛行万里 京球助长征”活动圆满收官
- 工信部:1—4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
- 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 轻工业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回顾:万达酒店品牌势能持续释放,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重塑数字创作边界,青瞳视觉联合索尼中国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维重建系统
- 旅游列车加密开行 激活文旅消费潜能
- 新航道西安学校:深耕本地,托举学子的留学梦想
- 教育部实施“宏志助航计划” 专场招聘提供岗位110多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