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
2012/3/15 14:01:1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讯: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全行业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心,以调整转型、创新升级为主线,全国20大类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目前,不仅全行业产销数额双双排名世界第一,而且满足了中国近90%的市场需求。
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前5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达86%。在2011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等11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徐工、中联重科、三一这3家“航母型”企业年销售额突破800亿元。此外,包括外商在中国投资企业在内还有12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科技进步取得新突破。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研力量不断加强。徐工集团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工程机械技术研发机构;中联重科的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柳工股份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我国惟一的“土方机械行业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代表了我国土方机械行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一流水平。
2011年度,全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共有24项工程机械产品及技术获奖。以高质量、高技术为特征的高端装备层出不穷,重大装备技术又取得新的突破。2000吨、300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800吨、1200型全地面起重机,12吨装载机等相继面世。同时,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又获得突破,继中联重科80m碳纤维臂架泵车问世后,三一重工62m泵车落户大连。
产业结构优化。一年来,由于相关企业长期看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投资和重组热度不减。徐工集团投资临港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启动,同时徐工混凝土建设机械产业基地奠基;三一重机8万台挖掘机项目投产;柳工收购首钢重汽42%股权与首钢矿业合作进军矿业机械;山推混凝土机械武汉产业园落成;山河智能装备集团山河工业城奠基等。另外,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建机、特雷克斯等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布局。
从产业结构上看,零部件企业纷纷围绕主机企业的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新厂投产,川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新工厂开业,榆次液压新产业基地开工建设等。另外,各工程机械产品检测检验中心、相关代理商、售后维修服务企业也不同程度地按照市场需求加大了投入和整合,优化了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配套件领域受到重视。徐工、中联重科、三一等主机企业在核心零部件发展上,不仅满足了四轮一带、液压油缸、新型变速箱、回转支承等市场需求,而且通过与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企业的合作,在发动机、多路阀、液压泵等高端零部件的研制上有所突破。
以山推机械、江苏恒立、方圆支承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零部件和属具制造企业发展迅速。
出口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11年,全国工程机械出口达到150亿美元,同比增长50%以上,超出了历史最高水平的2008年。其中,徐工表现尤为突出,去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仅委内瑞拉项目的合同签单就达7.4亿美元,一举创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订单的新纪录。
竞争力较强的企业继续扩大产品出口,并以海外兼并重组、技术输出、发展海外合资企业等方式进行国际化运作。以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等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继续向欧洲、南美、东欧等地投资开办独资和合资企业。徐工集团在巴西、印度等地投资,中联重科塔机批量出口伊朗,三一德国基地落成和62米泵车紧急出口支援日本,均可称为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全球化服务的亮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