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视角下的能源价格上涨机制
2014/6/16 14:41:0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货币视角下的能源价格上涨机制传统观点认为,能源价格波动主要由生产成本、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和能源产区的国际地缘政治等供给性因素决定,其对物价水平的冲击是短期的、外生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价格的关注重点应当是剔除能源、食品等价格变化之后的核心通货膨胀,能源价格不应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然而,近年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实践正对这一观念形成挑战。一方面,能源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越来越具有广泛性和长期性,能源价格上涨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消费者价格上涨。从CPI构成篮子看,虽然能源项目的直接占比不高,但间接相关的比重较大,特别是占CPI比重达1/3的食品价格上涨与能源价格非常密切。此外,能源价格上涨对总体通货膨胀的影响途径除了单向的成本传递,还包括通货膨胀和能源价格上涨通过预期渠道的相互增强。另一方面,能源价格本身也受到货币因素和货币政策的显著影响。图2显示,2007~2008年以及2010~2011年,我国能源价格一直保持上涨态势,而这两个时期的高通货膨胀都是与国内的高产出和高货币增长同时出现。这或许意味着,我国能源价格上涨固然受国内能源生产供应和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等供给性因素影响,但也可能反映了潜在的真实需求压力,研究能源价格仍离不开名义总需求(货币)扩张这一特定背景。
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显示出广泛性和长期性特征,以及能源价格本身可能受到货币因素和货币政策的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有必要从货币因素和货币政策视角,研究能源价格上涨机制,并为从金融角度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新的思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