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汽车销售新乱象大盘点:件件惊心动魄
2015/1/24 8:34:4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据国际商报掌握的一手信息,2014年经销商大面积亏损,始于去年汽车反垄断调查对“两限条款”开刀。结果导致终端销售价格的放水和渠道的混乱,原来比较稳定的销售格局据国际商报掌握的一手信息,2014年经销商大面积亏损,始于去年汽车反垄断调查对“两限条款”开刀。结果导致终端销售价格的放水和渠道的混乱,原来比较稳定的销售格局和价格体系遭到破坏。现在主机厂、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都不敢说话。这里当然存在着对汽车反垄断的误读,但长期形成的市场稳定要素正在瓦解。
岁末年初,不止一个汽车品牌(乘用车)的经销商反水,也不止一家汽车厂家“主动”给予经销商补贴。而多家自主品牌去年纷纷下调年度销量目标,则获得了媒体的高度点赞。
与以往不同,此次经销商与主机厂的冲突是过去长期累积的矛盾的总爆发,导火索就是主机厂不顾市场变化向经销商惯性压库,导致很多品牌的经销商库存突破警戒线,国产车库存普遍在1:3,进口车更是突破了1:4。
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6.9%,乘用车销量增长9.9%,增幅较之2013年均大幅滑落。其中,SUV销量增幅36.4%,轿车销量增幅仅为3.1%,可以说,狭义乘用车市场主要是靠SUV支撑的。
往年,主机厂为完成销量目标,对经销商历来是鞭打快牛,除了销售公司督战,“年终返点+终止合同”这种“胡萝卜+大棒”的商务政策就能奏效。可这手段在2014年不灵了,销量疲软、资金压力、批零倒挂、价格失守终于把经销商逼急了。
但是据国际商报调查,上述情况仅仅是表象,在其背后还有着更疯狂的乱象。
汽车产能说不清品牌分化很严重
从源头上讲,目前经销商的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主机厂前几年疯狂扩能的恶果。据汽车流通协会向《国际商报》提供的数据,2010年,所有主机厂已有、在建及规划产能总和到2015年将达到4000万辆。现在看这简直是疯狂。
但另一方面,产能又是一个很不靠谱的概念。华晨宝马2014年销量27.万辆,现有产能30万辆,应对当期需求可灵活调整;若需求一旦转旺,产能全部释放可达40万辆。神龙公司2014年销量75万辆,现有产能80万辆,扩能势在必然。而另一法系品牌DS国产时一期产能“20万台发动机和整车”,2014年上市销量仅为2.5万辆,当初规划的合资自主和新能源车尚无踪影,产能放空谁也蒙不了。
另据美国《汽车新闻》数据,2014年,外资品牌在中国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5%,自主品牌仅为65%,品牌分化相当严重。南北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2014年中国销量分别为360万辆、172万辆、110万辆,而其现有产能已相当吃紧,新一轮的扩张已在推进中。以通用为例,2014~2018年将在中国投入140亿美元,再建五个新工厂,未来年销量目标为500万辆。而大众当初计划2018年中国销量达到400万辆,现在看来真是太保守了。
毋庸讳言,大众、通用、福特这些一线合资品牌的产能利用率高,就是因为它们吃掉了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二线合资品牌如现代、标致、雪铁龙稳中有升,而逆境生存的日系车的市场重心已经偏离中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