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机遇与挑战分析
2015/2/3 8:32:19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减弱,机器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机器换人也在如何如荼的进行着。用工难,用工贵和机器人独有的高效率,省心省力的优点促进了中国机器人市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减弱,机器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机器换人也在如何如荼的进行着。用工难,用工贵和机器人独有的高效率,省心省力的优点促进了中国机器人市场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高潮。2013年在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上共销售机器人3.7万台,占全球总的销售量的1/5。2014年,机器人表现出了更加猛烈的发展势头,仅仅前九个月,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量就达到了3.36万台,预计2014年全年的机器人销售量将会达到4.5万台。
谈及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中外机器人的对比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从目前来看,中国机器人与国外的机器人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就以2013年为例,在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上销售的3.7万台机器人中,国产机器人不到一万台,在产品类型上也是以技术含量较低的上下料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为主,而高端的六轴机器人市场则被国外的品牌机器人所占据,几乎垄断了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占比96%。
中国的国产机器人厂家现在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除了少数几家机器人公司勉强可以跟国外的机器人厂家竞争外,还鲜有国产品牌可以从机器人四大家族“虎口夺食”,中国就这样守着一个全球最庞大的机器人市场,却处在被挤压,被压制的尴尬境地。
最近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在发展机器人方面的决心。
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具体的发展目标为: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在中央的政策鼓动下,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机器人“大跃进”运动,机器人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截止去年年第,中国已经打造了机器人产业园40余家,而且还有很多的机器人产业园正在建设中。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机器人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开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在一些列因素的促动下,中国机器人厂家的数量可谓爆发式增长,截至2014年9月,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已达到428家,其中今年1~3季度增加175家。这428家机器人企业中,88%是系统集成商;从区域看,广东地区117家,占27%,如把浙江、江苏和上海企业加起来,则长三角的企业数量超过珠三角。预计2014年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将达到500家。
市场是残酷的,在这个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强者才会最终留下来。也许未来很多中国的机器人厂家将会倒在黎明的黑暗之中,相信最终留下来的机器人企业则是支撑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中流砥柱,在他们之中也必然会出现可以和国际机器人品牌对抗的大咖,中国在机器人市场上的被动局面或可因此而改变。
2015年被行业人士称作为“最关键的一年”,人口红利的持续衰减,人们对制造水平要求的提高和对智能生活的进一步追求,都为机器人的快速扩张提供了机遇。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机器人产业来说,面对内忧外患,如何在大时代中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