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城市限牌限行渐成常态 被指阻碍区域一体化
2015/3/3 8:33:3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近日,网上传出上海将对外埠车采取更严格限行措施的传闻,称“限行时间延长并分单双号”,随后上海市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予以否认,并称有关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完善相关外牌近日,网上传出上海将对外埠车采取更严格限行措施的传闻,称“限行时间延长并分单双号”,随后上海市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予以否认,并称有关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完善相关外牌限行的方案,一旦成熟将提前向社会公示。
而就在去年12月29日,深圳继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之后,成为第8个执行限牌政策的城市,并公布了外埠车限行方案。根据规定,违反“限外令”满3次就会处罚300元并记3分。由此一来,一线城市的机动车限行便成了常态化。多方观点认为,限行可能对区域交通造成较大影响,不仅无法促进交通一体化,还可能成为区域互联互通的梗阻。更有网友指责,“限牌限外”将让区域一体化成为空话。
一线城市限牌限行常态化新华社:可能成为区域互联互通的梗阻
对于深圳严格的限制外地车措施,有观点认为,“开放是深圳的核心竞争力,深圳‘限外’却打破了这一现状,对其他城市的车辆亮起了黄灯,加以限制,该政策会极大影响深圳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提高了外地牌照车辆入深的经济和时间成本。”随着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深圳、惠州、东莞、汕头等城市正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在产业和互联互通上加大了联系,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其他城市的机动车更是在深圳川流不息。对此,有网友表示,在国家大力打造各种经济带、大城市群之时,深圳“限牌限外”政策将会成为阻碍区域一体化的一大隐忧,“为何不海纳百川,不先达则兼济天下?”
同样的质疑声也出现在限牌限行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上。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作为京津冀区域主要的大城市以及交通枢纽,均有对外地车牌限行措施。去年新华社曾刊文指出,大城市频打“限外”牌让很多人担忧,如此效仿下去,在缓堵治污的理由之下,国内31个汽车保有量超百万的城市是不是都要进入“限外”时代。而在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道路上,更多城市出台车牌“限外”政策,不仅无法促进交通一体化,还可能成为区域互联互通的梗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