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健康布局医疗三大难题待解 阿里健康已知成员一览
2015/4/2 8:33:1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两会刚过,阿里健康接连遭遇了两场舆论风波。其一,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公开提出异议,认为“应立即停止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由企业两会刚过,阿里健康接连遭遇了两场舆论风波。
其一,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公开提出异议,认为“应立即停止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由企业运营”,言下之意是不能由企业独占公共资源,谢子龙所指的系统此前正是由阿里健康运营;其二,是阿里健康首席运营官张守川离职,张守川有丰富的零售管理经验,曾任职京东商城,他的离开被认为是“电商思维撬不动医疗”的信号。
对于前者,阿里健康发布“委屈”声明,表示阿里健康“一直都只是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的建设者和实施者,食药监总局才是平台数据的拥有者”,并称“正在按照食药监总局的要求,逐步开放免费的数据服务”。国家食药监总局和中信21世纪在协议中有清晰界定:数据所有权人为国家(或者数据归国家食药监总局所有),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阿里健康不得将数据用作商业用途。对于后者,阿里健康CEO王亚卿则用一封内部信,表达了对张守川个人选择的尊重和祝福。
与此同时,阿里健康也在频频向外传递信息:
3月1日,阿里健康APP2.0版本上线,同时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启动。3月17日,阿里健康官网正式上线。3月24日,媒体发文《阿里健康医疗战略曝光:向18万家诊所伸出橄榄枝》,向外界传达出:阿里健康今年将全面发力吸引更多的诊所(门诊部)入驻阿里健康云平台。4月1日,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网站正式上线。
2014年11月20日,在乌镇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马云甩出一句:“今后阿里想干的就是健康、快乐两个产业,如何让人更加健康,如何让人更加快乐?不是建更多的医院找更多的医生,更不是建更多的药厂,而是我们(投资)做对的话,30年以后应该是医生找不到工作了,医院越来越少了,药厂少了很多,这说明我们做对了。”
在老板甩出狠话之后,阿里健康的团队如何践行?在阿里健康频频向外传递的消息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逻辑?而在阿里健康的布局中,又有哪些问题急需解决?
切入:阿里健康是怎么进来的
阿里健康切入医疗行业是从2014年1月收购中信21世纪开始的。
这家企业注册地在香港,因2004年被中信集团收购而得名。中信21世纪有两项资源:其一,业内第一块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资格证的试点牌照;其二,全国药品电子监管码。2013年11月12日,国家食药总局批准了国内首家可开展互联网药品交易B2C第三方平台试点——河北慧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95095医药平台,这个平台隶属于中信21世纪。
这块牌照使得95095这个医药平台可以直接向个人销售药品,这是一个突破,也是当时阿里旗下的天猫医药馆的痛点。天猫医药馆是阿里旗下天猫商城的医药购物频道,由于没有牌照,只能作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平台服务商,为这些企业导流,却不能直接销售药品。而医药电商的格局是,大约一半的销量是由天猫医药馆导流带来的。当时医药电商主要有两种模式:官网模式和第三方平台模式。医药电商面临的最大尴尬就是,已拿到牌照的企业流量不大,流量大的第三方平台没有牌照。这块牌照的获得,可以使得阿里在与京东等平台的竞争中取得先机。阿里健康强调,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做药品自营,只会延续阿里模式,只建生态,做平台。
国家食药监总局之所以一直在放开牌照上如此谨慎,是因为对网上售药监管有难度,如果没有一套好的监管体系,会使得假药盛行,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在这一点上,药品电子监管码就显示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5年起,中信21世纪就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合作,开始筹备全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的搭建,其是全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唯一服务提供商。这套监管码的建立,可以使得所有药品都可以溯源,从而保证药品在流通环节的质量。
2013年11月12日,95095拿到牌照的消息之后。
2014年1月,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注资1.7亿美元拿下中信21世纪54.3%的股权,成为中信21世纪的实际控制者。
2014年10月21日,中信21世纪发布公告,正式改名为“阿里健康”,并更改股票简称及公司网址。
就目前来看,阿里健康又遭遇了哪些问题?
难点一:坎坷的电子处方
2014年12月初,阿里健康App正式公测,试点地选在河北省会石家庄,正是拥有95095医药平台的河北慧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2014年6月,阿里巴巴与河北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打造“云上河北”,其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就是“智能药监”。
当时,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总监颜乔告诉媒体,这款软件的推出就是想让用户享受到更便宜的药价。媒体则更形象地将这款APP描述为“医药行业的滴滴打车”:患者在医院看病后,把处方拍成照片发到手机上,等待药店抢单,然后挑个价钱最便宜的付款,就可以等着药店送药上门了。时任阿里健康首席运营官张守川预测,12月底阿里健康App的注册用户将超过50万。
然而,试点满月之后,有媒体记者(南方周末)专门赴石家庄实地探访,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如想象中乐观。
首先,患者向医生“要处方”就是个艰难的过程。大多数医院因为“系统原因”,只有缴费后才能从药房打印处方。想要医生手写处方,“要和大夫好好商量”。
其次,阿里健康鼓励药店参与试点的方式是发放补贴,最初的补贴是“买30元返20元”。但是,在补贴政策改为“满30返10元”后,下单量就明显减少。对患者来说,在补贴减少的情况下,能否像在医院一样使用医保统筹账户非常重要。而当下,在网上购药尚无法实现医保报销。
再次,2014年10月26日,河北省卫生厅以规划与信息处的名义下发文件,确定了5家处方电子化试点医院,意在试验“处方社会化”。到了2015年1月,除河北省胸科医院和石家庄市妇产医院表示“即将签署合作协议”外,其余医院合作意向并不明朗。医院在等国家政策指点,国家政策在等医院“先行先试”。
媒体(网易科技)就电子处方问题再次采访阿里健康战略及产品部战略及产品副总裁马立,她表示,电子处方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和石家庄的几个医院已经实行了,在这些医院,医生开了处方之后,处方会自动出现在患者的阿里健康APP上。
她解释,北京军区总医院之所以能够实现处方的社会化,是因为其已经实现了药品零加成。此外,还有一些已经实现了药品零加成的地区,阿里健康也正在接触。
马立坦言:“阿里不是灵丹妙药,我们也只是有一些突破,在进行模式的探索。”并进一步说,“我们已经看明白了医药分家的趋势,也有意愿做这件事。但是,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3月25日,媒体记者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挂了该院耳鼻喉科的号。接诊医生开出处方之后,记者无论输入就诊卡上的号码还是输入处方上显示的ID号,都没有电子处方显示。记者就此询问医生,如何从阿里健康的APP上买到医生开的药,该医生非常茫然,他说:“你一下把我问懵了,这个我还真是不懂!”随后,记者就相同的问题询问门诊收费处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答复是:“从来没听说过。”
从阿里健康了解到,北京军区总医院目前的处方流转试点是在心血管相关科室,目前双方正在商讨扩大试点范围。
媒体将拿到的处方拍照上传,周围两公里范围内有3家药店响应并报价。由此看来,阿里健康推进电子处方的难点在于医院和医保——医院是否愿意让处方外流、网上购药能否得到医保报销。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处方药的市场份额大概是8000亿元,而非处方药只有2000亿元,如果能够撬动处方药市场,医药电商的市场份额将从2000亿扩大到1万亿。但是平心而论,阿里健康要撬动处方药市场着实不易。因为这是一个体系,中国以药养医的弊病由来已久,如果切断医院从药品上获得的收入,那就必须有新的收入来源补充医院的支出。在新的收入来源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医院必然无法放弃售药收入。
业内人士告诉网易科技,要解决医药的问题需要做系统的调整,阿里的做法让医疗圈很紧张,这使得阿里在很多地方受到排挤,很困难;虽然有些地方实现了药品零加成,但是药品零加成只是医院账面上的“零加成”,利益集团依然存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4年各类APP分类排行榜
- 下一篇:运营商组团进军智能家庭 与广电系上演新厮杀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名厨助阵、品质赋能,中粮餐饮供应链视角引领川菜新发展
- 紫气东来·黔茶入沪 ——八步紫茶文化论坛点亮乡村振兴新未来
- 杭州德川、大龙补、华中国际北京农食亮相2025EBC轻食大会
- 《从贵州到全国31省:京东立体助农体系激活670县经济》
- 睡眠博士首家睡眠集合店杭州盛大开业,开启一站式睡眠治愈新体验
- 湖南环生瑞家全屋整装实力产品,构筑品质空间新高度
- 宇视科技2025合作伙伴大会丨业内首次提出“AIoT智能体”新理念
- 青云租:青青时代正式成为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循环租赁赋能可持续商业
- 金善美亮相“科技的力量”,山西机器人协会扬帆起航
- 汽车智能软件又有新突破!瑞典NIRA Dynamics以软件科技重构胎压监测,汽车制造业迎来更环保、更安全、更经济的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