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2月广东省食糖进口主要特点分析
2015/4/15 8:32:2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据海关统计,2015年1-2月,广东省进口食糖5.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4.6%;价值1.3亿元人民币,下降16.8%;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2369元,据海关统计,2015年1-2月,广东省进口食糖5.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4.6%;价值1.3亿元人民币,下降16.8%;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2369元,下跌12.8%。
一、2015年1-2月年广东省食糖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食糖进口减缓。2014年6月以来,广东省食糖进口量连续6个月同比减少,进入春节消费旺季后食糖进口迅速增加,但随后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2月当月进口食糖2073吨,大幅减少85.1%。
(二)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为主要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一般贸易进口降幅较大。2015年1-2月,广东省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食糖4.8万吨,同比增加0.1%,占同期广东省食糖进口总量的86.8%。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4561吨,减少23.1%,占8.2%;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2800吨,减少33.1%,占5%。
(三)民营企业进口超9成。2015年1-2月,广东省民营企业进口食糖5.1万吨,减少5.1%,占同期广东省食糖进口总量的92.4%。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口3128吨,减少0.1%,占5.6%;国有企业进口食糖1100吨,增加5.8%,占2%。
(四)进口主要来自巴西。2015年1-2月,广东省自巴西进口食糖4.8万吨,减少3%,占同期广东省食糖进口总量的86.8%。此外,自东盟进口4819吨,减少1.8%,占8.7%,其中自泰国进口4499吨,减少8.4%。
二、近期广东省食糖进口量价齐跌的主要原因
(一)陈糖挤占国内市场,食糖进口缺乏动力。2014年底,国内现货市场各大地区新糖已经陆续上市,尽管产糖量有所下降,且春节是消费旺季,但由于销区中间商陈糖库存较大,仍以销售陈糖为主,挤占了较多的新糖市场,食糖进口更加缺少市场。据中糖协简报数据,2014/15榨季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已累计产糖221.06万吨,而上一榨季同期产糖304.6万吨,本榨季全国累计销售食糖104.95万吨,累计销售率47.48%,明显低于上一榨季同期销售率53.3%的水平。
(二)国际糖市连续四年供给过剩抑制糖价。本榨季全球糖市仍处于供给过剩区间,预计2015/2016榨季全球食糖供应过剩350万吨,为连续第五年供应过剩,较国际糖业组织(ISO)此前预估的供应过剩量高出逾两倍。由于全球食糖供应长期处于过剩状态,导致食糖价格处于低位徘徊。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配额外食糖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将更有利于进口秩序维护。2014年10月1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将食糖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并将配额外食糖进口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自2014年11月1日起执行。该项措施有利于加强进口食糖管理、为维护食糖进口秩序和稳定国内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旦食糖监测出现异常情况可迅速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加强配额外进口。
(二)糖业加工成本居高不下,产业亏损严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糖料种植条件差,良种推广能力落后、机械化水平低,这种状况短期内很难改变,相比国外,国产糖料成本较高成为制约制糖产业的最大硬伤。资料显示,即便是国内甘蔗生产成本最低的广西,其亩产仍不及国外一半,巴西等产糖国亩产可达10吨左右,而我国平均只有4吨。目前我国制糖企业散而不强,一些地方竞相重复建设原糖加工项目,原糖加工产能严重过剩,但产业延伸度不够。据了解,我国制糖业已经连续3年亏损,去年亏损31亿元,预计今年全行业亏损将突破100亿元。
(三)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暂不扩大,食糖价格调控仍待完善。为促进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以来,市场各方人士呼吁尽快启动食糖目标价格管理,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由于在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扩大种植范围的品种和时间表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2015年目标价格政策实施范围不会扩大,重点工作仍是将现有的大豆和棉花试点组织好、总结好,坚实基础。食糖仍未列入目标价格管理,“政府蔗”遭遇“市场糖”的矛盾有待进一步化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