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车正式亮相资本市场 估值过高存风险?
2015/6/10 8:34:1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6月8日,南北车合并之后的中国中车复牌,同步登陆A+H股,正式亮相资本市场。 截至昨日A股收盘,开盘即封涨停板的中国中车报32.40元涨10.02%;H股6月8日,南北车合并之后的中国中车复牌,同步登陆A+H股,正式亮相资本市场。
截至昨日A股收盘,开盘即封涨停板的中国中车报32.40元涨10.02%;H股方面,涨逾4%,盘中最大涨幅一度超过13%。若以昨日收盘价计,其市值高达8842亿元,位列世界主流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的市值之首,比美国波音和通用汽车加起来还多。
高铁并非一个人的狂欢。上周五,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铁二局、太原重工等多只铁路基建股集体涨停,仿佛是在热情迎接中国中车登场。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中车复牌,铁路基建、铁路整车及辅助设备、铁路运输及物流等三大概念股有望全线爆发。
可以说,对于5000点,人们依然不畏高,还是看好国企改革、“一带一路”等概念股。
但在激情之外,不少人恍惚觉得这一切有点似曾相识:2007年,值中国股市亢奋之际,某中字头企业上市之初被捧为“最赚钱的企业”,结果却狠狠地套牢了无数人。
那么,历史会重演吗?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止一位证券分析师表示“不方便发表言论”,只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直言:“中国中车有可能像当年的这家企业一样,它们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估值太高。”他进一步表示:“两个同质的公司放到一起就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吗?”
独立经济学家汤云飞亦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一般来说,仅凭一个概念,通常在股票市场上最多也就支撑个半年左右,很难持续热度,之后的业绩和后续进程都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深层次问题。”
不过,在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执行主席、首席经济学家孙飞看来,中国中车与当年的情况还是有区别的:“此次股市大牛是货币流动型与资金推动型的。现在宏观经济有所下行,当年中国经济在上行。而且,南车北车合并是一种市场化行为,而当年那家公司是资源垄断。”他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不过孙飞也坦言,如今很多公司市盈率高,严格来说是泡沫,市盈率越高,泡沫越大。“这种情况下,就要看企业未来业绩能否持续增长,只要它是成长型的,就能化解泡沫破裂的风险,或者至少保持相对稳定,不至于因泡沫破裂而暴跌。”
当概念引发的热度减退,中国中车的业绩能否支撑起资本市场的信心?
“我是看好的,强强联合。首先,国内市场还特别巨大,很多地方还没有通高铁,有些地方的规划已经到了2020年;而国际市场更巨大,李克强总理当推销员,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把铁路修到美国都有可能。”孙飞说。
的确,面对海外规划里程4.2万公里、总规模约为2.3万亿美元的高铁市场,“合体”后的中国中车竞争力大大加强。但也要看到高铁竞争的激烈,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等都是强劲对手。总之投资者一定要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