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中国医药电商B2C发展概况
2015/10/30 8:33:4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讯:10月28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15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基于整体市场的行业概况、企业格局及行业趋势的不断深入分析研究,向市场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讯:10月28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15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基于整体市场的行业概况、企业格局及行业趋势的不断深入分析研究,向市场提供更多的行业参考依据,为中国医药电商企业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2015年医药电商B2C市场规模将达160.6亿,增幅回落。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药电商B2C市场规模从2009年开始呈爆发式增长,到2012年增速逐渐放缓,并呈平稳增长趋势,2015年中国医药电商B2C市场规模预计达160.6亿,年增长58.9%。
2015年医药电商交易额增长率将接近60%,增速高于网络购物市场整体增速(40%左右),艾瑞分析认为,其原因有:(1)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小,且处方药网售暂未开放,增长空间大,因此增长较快速;(2)医药企业大力推动。线上零售渠道进一步拓展,O2O服务也加快发展进程;(3)用户网购习惯已较为成熟,对于网购医药产品的接受度逐步提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在健康方面的关注度增加,也会带动医药电商的发展。
而从发展趋势来看,2015年医药电商增速相较于发展初期有所下滑,艾瑞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有:(1)医保控费日趋严格,加之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水平持续提升和药品零加成政策的推广,在短期内挤占零售药品市场空间,医药零售增长率或将继续走低,医药电商将受到影响;(2)由于医药电商企业数量高速增长,竞争日益加剧,同时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等原因,使得各医药电商交易空间收窄,增幅回落;(3)从已有医药电商销售结构来看,非处方药和器械等医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增速下滑是必然趋势。
借力平台发展规模,自营式提升专业化水平。
根据对比分析,自营式B2C在专业化的医疗服务、药品品类供应、客户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相较平台式B2C存在优势。平台式B2C则在用户流量、商品品类多样性和企业前期投入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分析:平台式B2C可以促进医药电商规模发展,而自营式B2C可以在医药电商的专业化方面推动行业的进步,两种模式将共同促进医药电商的发展。
中国医药电商垂直B2C平台优势初显,占比增大。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4年综合B2C平台占比不断增大,在2014年占比达到56.8%,为近年最高。随着垂直医药B2C在官网、移动端App、微商城及O2O方面服务的不断完善,垂直B2C交易规模在市场中占比开始增大,2015年综合B2C平台占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为55.2%。
分析:2012年到2014年,综合性B2C平台凭借用户流量和医药企业进入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抢占了市场先机,在交易规模中占比不断提高,但随着医药电商的不断发展,用户需求的专业性要求更加深入,垂直B2C优势初显,占比将逐年提升。
中国医药电商B2C官网流量分析
中国医药电商PC端发展趋稳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药电商Top20企业总月度覆盖人数保持稳健增长,2015年5月达到2321万人,随后月度覆盖人数均保持在2200万人以上。
分析:中国医药电商PC端发展趋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从网购用户消费习惯看,中国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PC端发展逐渐成熟,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网民消费行为从PC端向移动端倾斜。(2)从企业发展布局来看,各企业也把移动端作为企业发展重点,不断加大移动端布局,移动端增长更为迅猛,一定程度上放缓了PC端的流量增长。
PC端流量相对集中,在整体网购用户中购药市场有待挖掘。
从PC端月度覆盖人数来看,中国垂直医药电商B2C月度覆盖人数在100万以上的企业有健客网、健一网、康爱多和壹药网,在100万以下的有康德乐大药房、好药师、药房网等企业。
从整体上看,医药电商企业的流量相对来说比较集中,月度活跃用户在百万级以上的企业数量较少,大部分企业流量相对较低且流量差距不大。医药电商企业的用户流量与整体近4亿的网购用户规模比,用户量级依然较小,线上医药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