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观智库:2016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趋势预测
2016/1/28 8:56:5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48.8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62%。预计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接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48.8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62%。预计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人民币,2016年至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
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国家相关政策促进和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
2015年,卫纪委公布了医师多点执业条件,允许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明确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生多点执业解决医生的自由执业问题,为移动医疗市场医疗资源的开放和丰富提供保障。9月,国务院办公厅推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20年全国内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2017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明确目标。意见要求在全国100个城市、福建、安徽、青海、江苏四省全面进行分级诊疗,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意见的出台为医疗信息化企业、互联网企业、移动医疗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移动医疗市场实现垂直细分多元化发展,企业不断业务创新
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已进入启动期,在资本市场持续关注加剧的背景下,市场呈现出问诊、挂号、自诊自查、疾病管理等多个垂直细分领域共同发展的形势。以春雨医生为代表的移动医疗企业将业务拓展至线下,通过投资并购、自建或合作的方式开展线下诊所业务,并力求与线上业务形成无缝对接,逐步建立医疗生态闭环。平安好医生等移动医疗企业还通过投资、合作的方式打通“医疗+药品+保险支付”的服务体系,从而助力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盈利。
三、移动医疗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仍在不断探索中
2015年,移动医疗市场出现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份额仍处于较低水平,商保所带来的盈利还需要较长的探索时间。线下诊所的付费服务成为又一盈利模式的创新实践,春雨医生、丁香园分别以合作、自营的方式开设了线下诊所,回归传统付费诊疗模式,而医保支付痛点成为这种盈利模式的主要阻碍。还有一些企业,例如微医通过投资医药电商企业,进行“医+药”生态闭环的构建,从而谋求变现,而处方药禁止网售的政策环境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变现压力。
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未来发展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一、患者端产品趋向O2O模式发展
基于医疗服务终归需要落到线下,方可实现移动医疗的价值。2015年,已有一些企业开始了线下服务布局的实践,例如春雨医生设立线下诊所、平安好医生启动“万家诊所”计划、微医集团与华数集团共同打造O2O医疗平台、丁香园自营线下诊所。这些企业的医疗业务布局都是在解决患者就医痛点基础上建立的,成为市场中典型的创新案例,从而促进主流移动医疗趋势的形成。医疗O2O创新模式对于企业的医疗资源要求甚高,打通线上线下医疗资源,实现资源紧密融合是未来移动医疗领先企业的突破点。
二、“医+药”布局加剧,一站式、定制化医疗健康服务成为主要创新方向
医疗服务,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2015年,少数移动医疗企业开启医药电商业务的布局,例如微医集团收购金象网布局医药B2C业务、平安好医生联手华氏大药房打造一站式快捷购药体验、春雨医生与叮当快药共建O2O生态闭环。未来,移动医疗企业的药事服务布局还将逐渐清晰、多元化。
三、微信渠道促进社区医疗人员与居民健康的紧密连接
目前,面向C端的移动医疗产品、服务不再以APP为主渠道,微信渠道的兴起为移动医疗企业提供了流量入口,成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支撑平台。基于微信的强社交属性,一些移动医疗企业创立微信社区医疗圈,以区域、科室等不同主题划分群组,分配专业医生进行在线咨询、患者互动,从而挖掘潜在用户、提升用户活跃度、提升知名度。
四、细化慢病管理服务逐渐成主流布局
在中国,慢病已成为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慢病的最大特点是患病时间长,患者往往需要持续照护、长期服药、高频复检,且患者的主动参与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将会极大影响疾病发展。因此,患者需要合理的慢病管理模式来帮助他们完成治疗方案、加强自我管理,而长期和密切的监护及管理并不适宜由集中化的医院来提供,这为移动医疗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机遇。移动医疗降低了慢病管理的成本,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慢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病几率、节省医疗开支,为医保降低成本。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以糖尿病、高血压为代表的细化慢病管理产品,但用户活跃度较低、流失率较高。未来随着巨头、移动医疗企业介入,细化慢病管理服务将逐渐主流化,用户认知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有待经受市场考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名厨助阵、品质赋能,中粮餐饮供应链视角引领川菜新发展
- 杭州德川、大龙补、华中国际北京农食亮相2025EBC轻食大会
- 紫气东来·黔茶入沪 ——八步紫茶文化论坛点亮乡村振兴新未来
- 《从贵州到全国31省:京东立体助农体系激活670县经济》
- 湖南环生瑞家全屋整装实力产品,构筑品质空间新高度
- 睡眠博士首家睡眠集合店杭州盛大开业,开启一站式睡眠治愈新体验
- 宇视科技2025合作伙伴大会丨业内首次提出“AIoT智能体”新理念
- 青云租:青青时代正式成为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循环租赁赋能可持续商业
- 金善美亮相“科技的力量”,山西机器人协会扬帆起航
- 汽车智能软件又有新突破!瑞典NIRA Dynamics以软件科技重构胎压监测,汽车制造业迎来更环保、更安全、更经济的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