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沙特争夺中国市场,中国需求影响原油市场恢复
2016/5/24 13:54:54 来源:澎湃新闻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沙特与俄罗斯之间的争夺也意味着双方不会在近期内降低产量,这对于正在恢复供需平衡的原油市场来说,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随着原油进口权逐步放开,独立炼油商需求增加,沙特与俄罗斯之间的争夺也意味着双方不会在近期内降低产量,这对于正在恢复供需平衡的原油市场来说,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随着原油进口权逐步放开,独立炼油商需求增加,沙特、俄罗斯等石油生产大国对中国市场的争夺愈加白热化。沙特与俄罗斯之间的争夺也意味着双方不会在近期内降低产量,这对于正在恢复供需平衡的原油市场来说,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在四月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达到创纪录的481万吨,同比增加52.4%;3月份时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465万吨。
与此同时,中国从沙特进口412万吨石油,同比下降22%,但较前一个月增加;今年三月中国从沙特进口石油398万吨。此外,中国四月从安哥拉进口原油398万吨,同比增长39%。而四月份,中国从另一个OPEC国家伊朗进口的原油总量为276万吨,同比下降了5.1%。
根据四月进口数据,中国三大主要石油供应国依次是俄罗斯、沙特以及安哥拉。
过去五年俄罗斯对中国原油出口翻番
近年来,俄罗斯不仅与中石油等企业签订了数亿吨的石油大单,大规模修建石油传输管线。随着中国逐步放开原油进口配额,俄罗斯还率先抢占地方独立炼油厂市场。凭借地方独立炼油厂的订单,俄罗斯已经多个月份对华原油出口超越沙特。
除去地方独立炼油商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旗下的联合石化也在4月份购买了大量俄罗斯石油。
自2011年开始,中国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ESPO)从俄罗斯运输石油,在过去五年里,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翻了一番,平均每日增加55万桶。今年3月份,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Transneft)的副总裁Sergey Andropov称,中国在2015年同意通过ESPO管道从俄罗斯进口2700万吨石油。
沙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曾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商。受到俄罗斯的竞争后,沙特愿意忍受低于市场的价格,也要维持沙特阿美公司在中国的地位。
4月底,山东京博成功赢得沙特阿美长约,动用亚洲储罐以离岸的形势供应现货市场的第一单。这是沙特头一次向独立炼厂出售现货原油,交易量为73万桶,让市场颇感意外。
中国需求增加影响原油市场恢复
据安迅思预计,中国的独立炼油商今年将从海外组合进口100万桶/日的原油,去年这一数字是62万桶/日。虽然个体数量不多,但独立炼油商几乎已占据了中国三分之一的炼油能力。
野村证券和三星期货公司的分析师都认为,中国独立的炼油商对于原油价格的恢复会产生影响。
“如果中国独立炼油商的原油进口量放缓,全球石油供需恢复重新平衡的时间可能更长。”日本野村控股公司驻香港的地区性石油和天然气研究部门主管关荣乐说。
最后,沙特和俄罗斯争夺中国市场以及中国贸易规模的激增或许还意味着美元石油体系的瓦解。
俄罗斯第三大石油生产商Gazprom在2014年中就曾经被报道在向中国出口石油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转向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一些分析认为,俄罗斯在中国的石油进口市场份额迅速提升,部分源于俄罗斯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
“伴随俄罗斯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石油交易的决定,我们预期俄罗斯对中国会进口更多创纪录的石油总量。如果沙特想要重夺在中国市场的第一名,就需要接受人民币交易,而非只是美元交易。”关荣乐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 “源网荷储智”转动零碳园区!固德威赋能打造国内首个重卡风光储充一体化标杆
- 君乐宝连续三年荣膺“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权威认证
- 人工智能技术为转型按下“加速键” 钢铁产业正变得更“绿色”、更“聪明”
- 学习不“将就”,健康要“讲究”:赶考小状元森林氧吧5.0AI重庆旗舰店盛大启幕!
- 国企向新力 潍柴雷沃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弥勒华融印象葡萄烈酒项目投产揭牌
- 京东超市“逢9必拍”升级 跨世纪年份酒1元起拍 引领酒类消费新潮
- 中国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模块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 “影视+文旅”带动“剧中同款”销量增长 主题IP游成文旅消费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