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建筑产业化长期制约因素
2016/7/31 10:29:5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虽然近些年内监管层不断提出建筑产业化相关的目标与要求,一些市场主体也的确积极配合响应,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产业变革长期存在阻力。综合业内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法制不完善、标准和技术体系不健全、经济政策未有效跟进是制约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近些年内监管层不断提出建筑产业化相关的目标与要求,一些市场主体也的确积极配合响应,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产业变革长期存在阻力。综合业内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法制不完善、标准和技术体系不健全、经济政策未有效跟进是制约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长期制约因素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 法制不完善。相比于德国、日本等国家,我国并未针对建筑产业化的监管、规范、考核、奖惩等方面,推出行之有效的法律机制,因而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持,造成产业变革的推动力不足,难以克服障碍、突破瓶颈。
2. 标准和技术体系不健全。建筑产业化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而技术往往以单项应用为主,集成效应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其原因包括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较少等。
3. 经济政策不到位。财政、信贷、税收政策并未对建筑产业化发展形成有效支持,缺乏激励机制,例如早期没有以鼓励创新为目标对研发额外投入进行补贴,或考虑建筑产业化节能减排效应而降低排污费、垃圾处理费等,此外,预制构件还存在重复征税。对于先行实践建筑产业化转型的企业而言,初期投入必然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实际资金支持,必定导致半途而废,难以持续推动。
上述因素长期以来遏制了建筑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一些问题在各方努力下已经逐步得到解决,如能进一步推动、落实,必将有助于建筑产业化突破瓶颈,进入发展快车道。
各国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领先实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历程
- 下一篇: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契机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